7月29日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李雨辰医生在从南京到成都的航班上,经历了惊险的一刻。一名2岁的女孩,因吃东西时气管被卡,出现了窒息的情况。危急时刻,作为飞机上唯一的医务人员,李雨辰协助空乘人员,确认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展开抢救。万幸,抢救及时,孩子脱离了危险。

↑李雨辰医生。
“当时空姐在机舱询问是否有医生。”李雨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7月29日晚,她搭乘从南京到成都的国航航班,飞行不到一个小时,突然有空乘人员焦急地在机舱询问航班上是否有医务人员,意识到肯定有突发紧急情况的李雨辰表明了身份。
在跟随空乘人员到机舱靠前位置时,李雨辰这才知道,是一个大约2岁的小女孩,因吃东西误入气管,出现了被卡窒息的情况。“当时空乘人员已经在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处理。”李雨辰说,但尝试了一下,被卡的东西没有出来,有人建议可以用手去抠,让孩子吐出来。李雨辰确认,因为东西已经进到气管,用手抠是没有用的,刚刚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正确的,“这个时候孩子表情很难受了。”李雨辰说,万幸,空乘人员继续尝试海姆立克急救法,卡在气管的东西被推挤了出来,孩子脱离了危险。
李雨辰说,其实在航班上,空乘人员处理得很及时,手法也正确,只是因为事发突然,情急之下不知道是否有效,自己作为医务人员,遇到紧急情况就该站出来,“我只是做了医生该做的事。”
李雨辰觉得,应该提醒家长,在颠簸的飞机、车辆等交通工具上,要谨慎地给幼儿喂食,比如说花生米等零食,在颠簸的状态极易发生意外。而海姆立克急救法等,也应该是每个家长甚至每个普通人应该认识和学会的急救方法。“这些急救知识网络上都有,婴儿、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正确处理方式,都应该掌握。”李雨辰说。






↑海姆立克急救法。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