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川交通强国试点方案获批 着力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等方面发展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12月6日,记者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日前交通运输部批准了四川交通强国试点方案,原则上同意四川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高原山区公路建设创新,推动公园城市交通路色发展,提升交通防灾减灾体系韧性,车路协同技术发展,推进交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等方面展开试点。

  推进成渝中线高铁建设 构建“1小时通勤圈”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方面,川渝将推进成渝中线高铁建设,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四网融合”;建设内江至大足高速公路,推动成渝、遂渝等高速公路扩能改造。

  构建成德眉资“1小时通勤圈”,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铁路公交化和成德眉资轨道交通同城化发展。探索应用铁公、铁空等旅客联程运输电子客票,推动成都、重庆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一卡通”互联互通。

  加快久马高速建设 出台高原山区工程技术标准

  在高原山区公路建设创新方面,四川将加快推进马尔康至久治、泸定至石棉等高速公路建设,适时启动马尔康经黑水至茂县高速化公路前期工作,推进G549线九龙至稻城段等待贯通路段建设,推动G347茂县至北川段等普通国省干线提档升级。

  此外,四川还将加强高原山区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研究,推动出台覆盖规划、设计、施工等各环节,符合区域环境特点的公路技术标准。

  “轨道+公交+慢行” 以TOD推动站城一体化

  在公园城市交通绿色发展方面,四川将推动“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发展,提升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设施衔接水平;加强街道空间环境设计,强化休憩、商业、信息等设施建设,提升街道舒适便利化水平。

  此外,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推动“站城一体化”综合性开发,拓展购物中心、商业办公、餐饮服务、休闲娱乐与旅游集散等功能。探索推进天府站等综合开发TOD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空间、生态景观深度融合。

  完善检测预警体系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四川处于地灾高发区,在交通发展中,将提升交通防灾减灾体系韧性。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灾害易发地区交通网络,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抗灾标准,强化强化自然灾害隐患点、重点危险路段的地质、气象以及特殊构造物实时监测,加强与相关基础业务应用系统对接。

  制定重大灾害公路水路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标准、配置方案,建立应急救援合作机制。完善灾害频发地区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布局,组建公路交通应急保通、抢通队伍及水上搜救队伍,强化与社会救助力量战略协同能力。

  推动车路协同技术发展 开展智慧交通建设

  四川将依托依托都汶高速龙池试验场地,积极推进车路协同试验,开展智能道路分级、车路协同标准体系验证、预研工作。

  升级改造成都绕城高速、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和成宜高速局部路段道路设施设备,探索开展车路协同应用。

  依托成都绕城高速、成宜高速、成绵(扩容)高速,积极推进智慧高速建设,提升区域高速公路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水平,适时探索开展智慧高速全路段车路协同应用。

  推进交通、旅游、文化融合 加快都四齿轨交通建设

  在交通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方面,四川将推进路景融合、交旅融合发展。一是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包括川陕革命根据地王坪红军烈士陵园交通专项改善提升工程、诺水河至光雾山(米仓大道)等;二是打造生态旅游线,包括九寨沟至绵阳高速、马尔康至久治高速、G227线理塘至稻城亚丁旅游公路、G544川主寺至九寨沟旅游公路、宜宾至蜀南竹海竹林风景线建设等;三是推进资源丰富和人口相对密集贫困地区开发性铁路、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建设,研制开发“轮轨+齿轨”新制式山地轨道列车。

  此外,推进交通与文化融合,打造乐山大渡河风景道、峨眉山全域旅游环线、遂宁市蜀中缤纷文化风情道、中国酒城·长江文化旅游带、嘉陵江山水人文旅游线等,加强“茶马古道”“蜀道”等交通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知道一点:什么是车路协同?

  车路协同是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全方位实施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形成的安全、高效和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