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问:上户口为啥要征求居民小组的意见?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按照正常上户口程序,并不需要征求村组意见这一项,那么邓俊户口所在地为何会增加这一流程呢?

  据熟悉情况的社区干部介绍,这与板桥社区的特殊性有关,板桥社区由原来的南塔社区与板桥社区合并组成,从上世纪90年代起,邓俊所在的原南塔社区纳入绵阳经开区开始规划发展,原来的农村逐渐变为商业楼盘集中地区。

原南塔社区五组周围已经高楼林立原南塔社区五组周围已经高楼林立

  开发过程中,需要把集体所有的土地统一征收,所有社员由原来的农业户统一转为居民户,涉及的赔偿按照国家新《土地管理法》的标准进行处理。正因农业户口与拆迁赔偿产生联系,所以在办理迁入户口、新增户口等业务时,派出所会尊重当地村组(居民小组)、村居(社区居委会)、乡镇街道办的意见,以免因利益分配导致纠纷。

  02

  二问:居民小组为啥收了钱才协助上户口?

  那村组(居民小组)的意见又为什么会与收费挂钩呢?

  “我们想通过收取公益金来控制户籍人口的增加。”这位社区干部告诉记者:因为种种原因,邓俊所在的原南塔社区五组虽在上世纪90年代进行了拆迁,却一直没有进行统征统转,村民还未变为居民,这给了许多人挂靠户口的机会。从那时起,该社区户籍人口开始迅速增加。据社区干部回忆,出现了个别居民频繁结婚、离婚、再结婚,以帮助别人落户。“还有的人通过结婚落户后,再牵进一家人来。”该名社区干部说。

  因为担心户口增加,会摊薄统征统转后的土地款等收益,上世纪90年代,原南塔社区五组组织居民代表,讨论制定了这项村规民约:对空挂户、再婚迁户、再婚生育子女等,其上户都需缴纳一到五万元的费用,缴纳的费用入集体资产,用于该小组的公益事业支出和日常管理。这也是收取公益金后,再由居民小组负责人在《上户审批表》上签字盖章的由来。

  对这一约定,邓俊深感质疑——其一,这项约定制定时,为何没有征求过他或他家人的意见?其二,他再婚生子,并非假结婚,如此以维护村集体利益的名义,妨碍到他给儿子合法上户口的约定,真的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