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强

  “建议重视和改进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西华师范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苟兴龙,提出这一建议。

  苟兴龙说,近年来,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凸显。有的情绪低迷、职业倦怠、偏执冲动、焦虑抑郁;有的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过度劳累猝死,英年早逝;有的演化成暴力、性侵、犯罪、自杀等极端行为。

  “高校教师肩负‘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民族复兴伟业、关系到国家未来。”为此,他提出以下建议:

  调查了解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保障机制、心理危机干预和反馈机制。

  按照分层分类评价原则,科学制定院校及高校教师的具体考核评价办法,避免一刀切,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

  加大对地方高校的经费投入,改善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补齐农林医师院校的教育发展短板,提高高校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树立“治未病”理念,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探索“教师岗位分类评价、教师队伍柔性管理”新模式,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推进高校科研激励机制改革,祛除“浮躁化、行政化和功利化”导向,推进科研回归本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守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心理抗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