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雷毅作通报。 张浪 摄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雷毅作通报。 张浪 摄

  中新网成都3月30日电 (记者 张浪)30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雷毅通报表示:按照“部门管理、分级建设、全省覆盖”的建设模式,围绕水、气、土、生态、污染源等要素,四川已建成监测点位2.8万余个。其中: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近2.5万个,生态质量监测点位100余个,污染源监测点位3000余个。基本完成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三年目标任务,实现了市县城市、主要干支流监测点位全覆盖,要素基本完整。

  据介绍,在服务“污染防治攻坚战”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通过每月通报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倒逼市县党委政府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每年完成3000余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2800余家重点排污单位监督性监测,1000余个市级以上地表水手工监测,开展9000余次执法监测,有效推动测管协同联动,进一步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生态环境质量安全,成为支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法宝和利器。

  雷毅表示,目前四川省城市、主要区域、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主要骨架已经建成,但乡镇、支流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支撑能力还不足。

  雷毅说,当前,四川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叠加的重要阶段,要实现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的目标,需要加大力度破解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生态破坏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对进一步提升监测的及时性、精准性和前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下一步,四川将重点在大气、水、工业园区等方面发力,力争形成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质量监测全覆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监测新格局,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技术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