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转换思路破迷案,专案组发现“关键人”
四川省图书馆被盗案发案距今已有16年之久,专案组对该案进行仔细梳理,发现该案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强,案发现场未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痕迹线索。“当时安防设施不完备,提取到的痕迹物证有限,无法为案件侦破提供方向。而案发现场又是公共区域,足印杂乱。”民警唐俊介绍。
同时,由于报案人已经过世、工作人员多数已退休,而四川省图书馆也搬迁原始现场不复存在,警方调查走访难度陡增,侦查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如何破题?专案组根据该案前期掌握的线索,深入调查和仔细研判案件细节,最终确定以被盗文物流向为重点的侦破方向。“是谁把疑似被盗物送拍到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我们找到送拍人,对方称自己是2005年从上海一拍卖公司拍得的。”唐俊回忆。
根据这一侦破方向,专案组先后多次往返广东、北京、上海、河南、甘肃等5省市开展摸排走访工作,专案组共摸排走访拍卖行、银行等机构50余家,相关人员200余人,同时对送拍藏品所留信息的进行情报研判工作。

最终,专案组发现委托拍卖赃物的关系人名叫“刘得成”,并于2005年在上海某拍卖有限公司送拍时留下信息。警方调查发现,“刘得成”的身份信息系伪造,其主要活动地点在四川省德阳市,并且有到上海的活动轨迹。今年年初,专案组立即赴上海开展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