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震后救灾工作的推进,部分受灾群众的房屋经地震灾后房屋建筑应急评估,符合回迁要求。自愿回家的群众,在当地政府积极协助下回到了家。但还有部分暂时无法返家的群众在安置点帐篷中度过中秋。

  11时10分,记者到达福集镇团仓村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这是一个带有顶棚的大球场,安置着28顶帐篷。由于天气炎热,大家都待在阴凉的帐篷内,志愿者给大家送来了月饼。

  “人在比什么都强,团圆就是最大的幸福。”39岁的福集镇人黄先艳说。

  黄先艳的母亲文菊芳今年已经86岁,坐在黄先艳旁搓麻线。虽年事已高,但老人家眼神很好,不一会儿就搓了一团。“我在帐篷里没事就搓麻线,每天可以搓二两线。”文菊芳说。

  龙脑桥初级中学校的学生陈毅地震后第二天就报名参加志愿者,在安置点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着发放风油精,“前几天雨多,出太阳后有不少蚊子。”

  距离团仓村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不远处的“龙韵山庄”农家乐,地震当天就摆起了“坝坝餐”,周围受灾居民都可以免费来吃“流水席”,现在这里负责周边三个安置点的饭食。

  记者在“龙韵山庄”看到,为了给安置点的老乡提供可口饭菜,周边老乡都跑来帮忙,有的洗菜、有的洗碗、有的帮厨。忙活了半天,等送往安置点的饭菜都准备妥当后,大家才开始吃饭。

 9月21日,在泸县福集镇“龙韵山庄”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走安置点盒饭后才开始吃午饭。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9月21日,在泸县福集镇“龙韵山庄”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走安置点盒饭后才开始吃午饭。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快点来吃饭了!”65岁的福集镇人马超玉热情地喊着记者,“多吃点,今天是中秋节。”

  匆匆吃罢午饭,记者12时55分来到当地最大的安置点之一——福集镇东方红郎厂区地震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偌大的厂房内一共安置着173顶帐篷、648名群众。

  安置点已成为受灾群众临时的家。连日阴雨后,天空放晴,大家纷纷把衣物、被子、毛巾等晾晒出来驱散潮气。穿着红背心的志愿者们忙忙碌碌,电力工人、消防队员等来来回回,认真检查各项设施设备。

9月21日,在泸县福集镇东方红郎厂区集中安置点,受灾群众在吃午饭。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9月21日,在泸县福集镇东方红郎厂区集中安置点,受灾群众在吃午饭。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午饭送来了,记者看到安置点里的群众在折叠床上铺上硬纸板、木板,铺成临时“餐桌”,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一家爱心公益协会在安置点内设立了“青青儿童乐园”,还未走近,耳边就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

  安置点预告今晚会放露天电影。在天色渐晚的黄昏,微风轻拂,男女老少搬来塑料板凳,早早等待。

  新华社记者:康锦谦、尹恒、胥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