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小吃踏入“赶村”新赛道——探寻大竹童家手工麻花的美味之旅
在大竹县的童家镇,有一种美食承载着百年时光的韵味,那便是童家手工麻花。自清朝年间诞生以来,童家麻花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传承与创新,从最初单一的传统样式,逐步发展出红糖、麻辣、鸡蛋等丰富多样的口味,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

谈及童家沈氏麻花,其背后是一段温暖的家族故事。现任“掌门人”沈祖兵回忆道,在他的童年记忆中,每至端午,家中总是弥漫着爷爷亲手制作麻花的香气,那时的麻花多为老式红糖大麻花,口感偏硬,却饱含着浓浓的家的味道。后来,沈祖兵的父亲接过这门手艺,开始在节日与赶集时售卖,让这份美味走出了家门。

沈氏麻花的制作工艺严格遵循传统配方,精选面粉,依靠自然发酵,融入鸡蛋、食盐、冰糖等,精心调制出独特的风味。制作过程犹如一场指尖上的艺术表演,先将面团打板、切条,熟练地在案板上搓成纤细均匀的长条,而后凭借着灵巧的双手翻折、旋转,赋予麻花独特的形状。最后,放入油锅慢炸,随着油温的渗透,麻花逐渐变得色泽金黄,酥脆香甜与醇厚口感完美融合,一根手工麻花方才大功告成。

如今,沈氏麻花的生意愈发红火。“端午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一万多元。现在每天搓麻花的有13个人左右,好多都是镇上的老人,过节的时候,搓麻花的有约20人。销售渠道现在也比较固定,除了镇上的零售,还有就是周边地区来批发,最远的有从成都来的客商。因为人手不够,也就没考虑过开网店的事情。”
随着大竹县“赶村”活动的兴起,沈祖兵也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他在乌木镇广子村开设了第一家分店,“开村当天,我就卖出去了500包麻花,平常赶村时也能有200包左右的销量。”

借着大竹县“赶村”的热潮,沈祖兵对未来满怀憧憬,“我想趁着广子村的人气,开展亲子活动体验等项目,让更多人深入了解麻花制作工艺的魅力。同时,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让童家沈氏麻花的香气飘向更广阔的天地。”(来源:大竹县委宣传部 曹芮铭 程一凡)
猜你喜欢
- 通川区西城街道西圣寺社区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志愿
- 评论() | 分享01月21号 16:14
- 赔付件数超2488万件!中国人寿2024年寿险理赔服务报告重磅发布
- 评论() | 分享01月21号 16:14
- 达川区翠屏街道:全力守好森林安全“防火线”
- 评论() | 分享01月21号 11:36
- 四川大竹:健身拜年欢歌迎岁 广子新景盛意闹春
- 评论() | 分享01月21号 10:21
- 一站式服务、多项优惠叠加!通川区2025年迎新春惠民房产交易会启
- 评论() | 分享01月21号 10:21
- 要住新房了!全省首个旧房改造项目住宅楼封顶了
- 评论() | 分享01月21号 10:21
- 麻柳镇:干干净净迎新春 清清爽爽过大年
- 评论() | 分享01月21号 10:21
- 达州市委网信办专题学习贯彻达州市纪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
- 评论() | 分享01月21号 10:21
- 专题讲座润心灵 翰墨飘香迎新年——“宣汉社区讲习堂”走进樊哙镇
- 评论() | 分享01月21号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