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历法里,端午节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喝雄黄、吃皮蛋(江浙一带盛行)的习俗,吃皮蛋寓意消灾除病,寄托着美好的希望。
这个春天,在棠湖中学初中部的校园里,一场美味的邂逅正在悄然发生……
在化学组老师的带领下,初三年级13个班的同学们上手体验皮蛋制作,将课本知识运用在生活里,玩转酸碱盐!
别看小小皮蛋制作过程简单,但实际上里面包含的化学反应、制作工艺大有讲究:做皮蛋之前,要把碱、石灰、盐等材料加水调配成糊状灰料,均匀涂抹在鸭蛋上,灰料所含的氢氧化钠破坏蛋壳的蛋白质外膜,使蛋壳强度变小,气孔暴漏;其中的碱会使蛋清中的蛋白质发生降解,生成多肽和游离的氨基酸,并使蛋清中的离子键和氢键大幅度降低,让蛋清由溶胶状态转变成溶液状态。
“做皮蛋的难点在于,我们所用到的碱、石灰、盐、水都要严格按照比例调配,灰料裹的太薄不行,裹的太厚也不行,制作好以后要封存一段时间,这个时间长短要根据天气冷热来调整。”棠湖中学初中化学老师郑亚男介绍道,学校专门聘请了校外导师“皮蛋奶奶”对同学们的制作过程进行指导,这批皮蛋制作好后会写上名字由学校统一封存,后续师生们观察皮蛋成熟的情况,再进行拆封品尝,“差不多是在端午节前后,同学们就能品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皮蛋了。”
据了解,这样的皮蛋制作活动已经开展了三年。棠湖中学初三化学组与皮蛋的“不解之缘”,还要从2020年的“项目式学习”说起……
“我们是2020年5月第一次开展了做皮蛋的活动。”棠湖中学化学备课组长向庆华谈到,“当时我和郑亚男老师参加了双流区初中化学教研员叶书艳老师带领的‘项目式学习’课题组,我们根据化学课本上的酸碱盐反应设计了三堂课,进行大单元教学,制作皮蛋就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经过两年的研究探索,2022年5月,向庆华老师在双流区教研会上就《基于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的“物质构成的奥秘”》、关于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作了专题讲座,交流分享了项目式学习和大单元教学的经验成果,为区内化学老师教学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棠中方案”。
今年随着气温逐渐上升,棠中初三年级“做皮蛋”活动又提上了日程!“一方面是同学们刚刚结束适应性考试,给同学们放松下身心;另一方面是想让同学们把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升同学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锻炼动手能力。”向庆华老师说。
那么同学们亲手做皮蛋,感受如何?
“我觉得做皮蛋也是一种化学实验。”棠湖中学初三1班邓茜说,“通过做皮蛋,我对酸碱盐的性质等知识印象更加深刻了,它们也不只是书本上的一条化学反应、一个化学公式,更是生活中能够运用到的知识。”
初三1班的卢宇萍认为,做皮蛋可以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让我们对化学学科有了更多兴趣。”
据悉,棠湖中学初三化学组还在寒假开展了制作思维导图、参观科技馆、家庭小实验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成实践报告和作品在校园里展出,培养了学生的学科兴趣,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