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主会场(主办方供图)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主会场(主办方供图)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时光的齿轮转动,成都将迎来璀璨的科幻时刻。

  10月18日,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将在成都正式启幕。这也是自1939年首届世界科幻大会在纽约举办以来,首次来到中国。拥有4500年历史的古蜀之地,将正式开启一场“科幻嘉年华”。科幻之光将在高地闪耀,熠熠生辉。或许有的人会问:为什么世界科幻大会落地中国的首个城市是成都?成都与科幻的关系为何如此深厚?

  这里的土地从古至今格外适合科幻生长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科幻的种子之所以能在成都开出绚丽的科幻之花,首先跟这里从古至今酿成的肥沃科幻土壤分不开。在这座拥有4500年文明史与2300年建城史的城市,早在几千年前的古蜀文明时期,就已经埋下了科幻基因的种子。到了现代,天府之国所处的独特区位也是科幻思维滋生的有利因素。重庆籍科幻作家韩松提到,“科幻发展需要稳定的环境。四川的地理位置使得其一直环境比较稳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奠定了较为雄厚的工业体系。这些都是它发展科幻的基础条件。还有就是,四川这个地方,自由度和包容度都比较高,人更容易有一些奇思妙想,也更愿意接受奇思妙想,也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些事情。这些对于科幻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性格土壤。此外,如今的成都,更是成为西部首屈一指的科技创新之城。这些都是有利于科幻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科幻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科幻研究中心首批特聘专家姜振宇,是国内首位科幻方向的博士生,如今在川大任教,专业从事科幻研究。姜振宇的家乡是浙江衢州,在杭州、北京读书后选择到川大任教,“直接原因就是这里的科幻资源。做科幻研究,成都最合适。”

  成都如此适合科幻生长,姜振宇认为,跟地域文化性格有关,“上世纪八十年代,其实全国有不少城市都有科幻杂志。但只有《科幻世界》存活至今。我想,这跟这个地方的人有关:一方面是有精力也愿意想点不一样的东西,而且也会抱团取暖,乐意支撑着科幻世界走下来。”

  一本杂志在成都开启的科幻飞翔

  世界科幻大会并不是成都与世界科幻的“首次碰撞”。在此之前,成都已经有着多次国际科幻会议的举办经验,比如1991世界科幻协会年会、2007成都国际科幻大会,2017成都国际科幻大会,等等,都曾深刻影响了中国科幻的发展进程。

  而这些都跟一本杂志有分不开的关系。

  1979年,一本名叫《科幻文艺》的杂志在成都人民南路的简陋办公间诞生。它就是在中国科幻史上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科幻世界》杂志前身。2000年,它曾以发行量40万册达到世界之最。之后至今44年里,一大批中国科幻作家从这个平台开始亮相并走向大众视野。不管是刘慈欣的《三体》《乡村教师》还是《流浪地球》等,都是从《科幻世界》杂志上最先亮相。2019年,根据刘慈欣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造就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电影上映后,科幻迷纷纷在网上晒出——《科幻世界》2000年第7期。《三体1》出书之前最先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据《三体》责编、《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回忆,第一期发表在2006年第5期,连载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每个月都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催更”。

  2015年,《三体》获得有“科幻界的诺贝尔奖”美誉的雨果奖。而在此之前,刘慈欣曾连续八次获得银河奖。银河奖就是《科幻世界》杂志的团队于1985年主力创办,至今已连续颁发到第33届,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科幻最高奖”,助推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等一大批科幻中坚成为中国科幻天空的明星。

  在成都,有一大群从多个方向热爱科幻的人

  从1998年到《科幻世界》杂志社工作,姚海军在成都人民南路四段11号的《科幻世界》办公室工作至今已有25年。从一开始的普通编辑,到如今的杂志社副总编辑,25年间,姚海军见证了中国科幻一路走来的历程。他策划出版了《天意》《逃出母宇宙》《天年》《三体》等一系列里程碑式的原创科幻作品。其中,《三体》三部曲在全球范围内出版19种语言版本,销量突破2100万册,让中国科幻从杂志时代真正进入了畅销书时代。作为《三体》背后的“伯乐”的姚海军,也因此被刘慈欣赞誉为“中国的坎贝尔”。2023年是姚海军进入《科幻世界》的第25个年头。“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在我的职业编辑生涯当中,中国科幻群星璀璨,出现了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等等的这样有国际影响的作家,让中国科幻和世界科幻实现了对等的交流。”他说。

  从东北来到成都工作几十年,浸润在成都的科幻氛围中,让姚海军对成都乃至四川的科幻土壤了然于心,成都的科幻方面的积累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不同代际的作家文脉传承上,就能看得出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来自川渝地区就涌现出童恩正、刘兴诗这样的科幻作家。1980年他们的科幻创作也迎来高峰。1980年上映的中国第一部科幻故事片《珊瑚岛上的死光》,就改编自童恩正于1979年创作的同名小说。童恩正本人,是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的考古学家、作家和编剧。

  近年来,年轻一代四川科幻作家更是佳作不断,比如谢云宁、程婧波、七月、阿缺以及被称为“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之一”的何夕等等,他们如今都已是中国科幻创作的中坚力量。作家七月有一部深受好评的科幻作品叫《小镇奇谈》,聚焦于上世纪90年代的四川绵竹汉旺镇,将四川的三线建设故事与科幻进行了融合。大有潜力被业界看好的90后科幻作家陈梓钧,2020年从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工程力学系空气动力学专业毕业,获得空气动力学博士学位后,选择落户成都工作,他直言这个决定也跟成都的科幻氛围有很大关系。

  除了科幻文学创作,在科幻研究、科幻机构方面,成都一直也都有新的增长点。比如, 国内第一个科幻博士姜振宇来到川大任教。中国历史最久、最活跃的高校科幻协会——四川大学科幻协会,如今已经具有20年的历史,并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科幻团体奖。曾担任该协会会长的孙悦,早在2012年,就和同伴一起创办了“未来科幻大师奖”。毕业后他与合伙人在成都创立“赛凡科幻空间”,并在落地了国内第一家科幻主题空间。《科幻世界》原副主编杨枫,也选择了自主创业,成立“八光分文化”,以策划出版为基础,挖掘国内科幻作家,并与其他机构共同发起冷湖科幻文学征文活动,目前声誉逐年升高。

  从“科幻之都”走向世界科幻名城

  刘慈欣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达对成都的热爱:“成都是一座科幻之城,中国科幻曾在这里发展并走向世界。在成都,传统的氛围与现代化的活力相融合,使这座城市的现在和未来都充满了魅力。成都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幻之都。”在得知成都成功申办世界科幻大会后,刘慈欣也在第一时间发来祝贺:“这是值得被载入中国科幻史册的一笔。2023年,全球幻迷将在这座千年古都、文化名城、美食之城共享科幻盛宴。成都‘科幻之都’的名片也将因此响彻五湖四海。”

  2023年4月25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刘慈欣通过视频发来自己的祝愿,刘慈欣也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科幻大会的主题是“共生纪元”,寓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以科幻之名欢聚成都。他说:“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是第一个在中国举办的世界科幻大会,意义非凡。我一直认为,成都是一座和科幻关系密切的城市。中国科幻从这里出发,在这里生根发芽。希望这次科幻大会能融入成都独有的科幻粉丝文化,成为文化的聚合体,汇聚中国科幻圈文化和源于 1939年的世界科幻大会文化,共生、共建、共创。预祝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圆满成功。共生纪元,你我同在。中国科幻年,从成都出发。”

  由于与科学、幻想的紧密联系,让“科幻”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创作,还延展至游戏、影视、空间、动漫、展览等众多领域。除了科幻创作,在科幻文创、科幻电影、科幻游戏、科幻动漫等“科幻外围”,也在成都得到足够的重视。比如其中在成都高新区成立分公司的MORE VFX,便承接了《流浪地球》800多个特效镜头。而拿下49.72亿元票房的《哪吒之童魔降世》,该影片主创团队全部成长于成都科幻土壤,亦是科幻全产业链的立体呈现。

  也正因此,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专职主席姚海军说, “世界科幻大会是中国科幻发展的一个新机遇,不仅为中国科幻与世界交流科幻深入交流提供了新平台,还会为成都科幻产业发展提供契机。利用世界科幻大会这样的机会整合、推动成都的科幻产业,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特别是《流浪地球》成功之后,科幻已经不能只考虑文学的维度,还要考虑它产业的维度。成都有坚实的科幻文化基础,整合科幻上下游资源,把电影、游戏、音乐、手办、创作、奖项整合到一起,一定可以产生聚集效应。我希望成都这座中国的科幻之都能够借由这样的一个契机成为世界科幻名城。”

  在成都,科幻迷正如“闪电般归来”

  对于成都举办世界科幻大会的意义,姜振宇提到,成都这些年培养了大量的科幻迷,或者说曾经的科幻迷,“他们在某一个阶段关注过科幻。后来走上了工作岗位或者上大学了以后,就慢慢放弃了科幻。但是这种放弃,只是说他没有那么热烈关心科幻的动态,或者没那么积极地去读科幻小说,但是他们对科幻始终是不陌生的。然后突然间某一个事件,比如说在成都举办世界科幻大会,会将他们从日常生活当中超拔出来,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他们比较熟悉,但是跟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我在给我们川大科幻协会的会刊写文,把这种人,描述为‘如闪电般归来’”。在申幻期间,姜振宇回忆到,在成都的多个地方,见到了大量的这样的科幻迷,或者说曾经的科幻迷。“不光是成都,还包括成都周边地区。科幻是他们童年记忆的组成部分。我觉得,将来可能,科幻会成为成都人以及成都周边地区的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还真是我非常期待的景况。”

  科幻不光是文学,是影视,是产业,还是一种生活方式。2023年行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里,冷不丁被冒出的一只赛博格化的“熊猫”吓一跳,可能会是“科幻之都”的一种打开方式。姚海军说,“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我认为科幻文学关注了人类作为整体时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世界面临问题与分歧的时候,科幻文学也许能够发挥一些作用。我对2023世界科幻大会充满期待。在世界科幻大会上,我们有机会和世界各国的优秀科幻作家做更加深入的交流,一定会迸发出更多思想的火花、引燃更多的创意想法。对于中国科幻读者来说,他们来参加世界科幻大会,对于他们对科幻文化和科幻作家的理解,可能也会有较大的提升,这些都是我们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