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历史的时间线来看,教育和科幻是一对非常有趣的概念。
往历史的过往来看,教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源泉。
往历史的未来来看,科幻是现代人的智慧结晶,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力杠杆,亦是人类对未来科技的尽情畅想。
那么,如果教育遇上科幻,会发生怎样的奇妙碰撞呢?
10月18日,为期5天的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走进成都,古蜀文明焕发全新的生机与活力,科幻之光照亮科幻发展的高地。对于这场全球最受瞩目、历史最悠久、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世界级盛会,成都师生也早就盼望已久并深度参与其中,颁奖礼上的小嘉宾、教育沙龙里的发言人、充满成都范儿的礼物制作者……在5天的奇妙科幻旅程之后,世界科幻大会为成都教育带来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我们和成都多位名师名校长做了一场深度对话。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党委书记田间:
中国最古老的学校和最前沿的科幻发生了最美妙的碰撞
单从历史来看,石室中学可谓成都乃至中国教育的“活化石”。文翁石室,从汉代一路走来,已经走过了2163个春秋。在成都市石室中学党委书记田间看来,借助世界科幻大会的举办,中国最古老的学校和最前沿的科幻,已经碰撞出了精彩的教育火花。
田间抛出了一个极具科幻味儿的话题:2083年的教室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既是一个充满科幻想象的话题,也是一个教育人应该脚踏实地去思考的话题。”
▲田间
对此,田间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他认为,未来的教室,应该具有“高新技术深度赋能、教学场景边界拓展、学习效能极大提升”几个特点。
“从硬件建设的视角看,未来教室打造的是‘线上线下融合的全场景智能教学体系’,这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与内容,也是教育面向未来的新型基础建设。”田间表示,教育需要与科技与时俱进,要求未来教室的各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合理地选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音视频”等领先的核心技术,并不断迭代更新。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
同时,田间也畅想了未来的课堂学习——在未来,教师的角色将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辅助者,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可能会以项目式为主,充分体现学习行为的探究性、互动性和团队性——这也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转变实际上已在当下发生,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与培养,都是为迎接未来而主动作出的革新与转变。”
未来如何将教育和科幻紧密结合?田间引用了校训中“因时应事”这四个字。“作为一所有着厚重历史积淀的千年老校,最基本的教育态度就是不拒绝新事物,保持开阔眼界、不断创新,努力让科幻想象成为未来的教育实景。”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教师胥敏:
十年科幻教育坚持的价值何在?科幻大会给出最坚定的答案
10月18日,在全世界幻迷的见证下,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开幕式专门为一位成都语文老师留了三分钟。
▲科幻大会开幕式上,教师胥敏和学生们与刘慈欣展开跨越10年的对话
这位老师就是胥敏——一个从高中就入“坑”的幻迷,她从2002年进入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后,便带着学生阅读科幻小说,让学生们独立思考后写下读书笔记。
2013年那个夏天,刘慈欣读了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同学们《三体》的读书笔记后,立刻给予高度肯定。随后刘慈欣给胥敏的回信,更是点燃了同学们对科幻创作的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如今十年过去,昔日的“科幻少年”已长大成人。
这些同学里,胡好玥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深造,她说,发掘现场剖面逐渐展示出的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印记,让她理解了一次次被毁灭、又一次次重新启动的三体文明;李睿自从本科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专业学习,就把大把时间都花在了实验室,而从前阅读的科幻作品,培养了他对于科学的感情……
回忆起自己在开幕式上的热泪盈眶,胥敏说,一是能够亲临家门口的世界级盛会,并见到自己心中的偶像,当时很激动;二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世界科幻大会也让她看到了自己坚持了十年的科幻教育的背后价值。“我们为何要让孩子关心缥缈的宇宙和无尽的远方?我的学生是答案,此次世界科幻大会也是答案。”
▲ 胥敏
胥敏认为,不怕我们培养的人才没有知识,怕的是没有是非观;怕他们有技术,却没有良知,这些都可能造成道德危机,“科幻大会也让我更坚定了做好科幻教育的决心,用我的努力,让孩子们以更柔软的心去体会世界。”
成都市郫都区华爱学校总校长祝启程:
师生深度参与这场盛会,这就是国际理解力最好的课堂
在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启幕前,联合主席本·亚洛和大会主题沙龙外方负责人、欧洲科幻协会主席卡洛琳娜·戈麦兹·拉格洛夫一行专门来到郫都区华爱学校,与成都的中小学科幻迷们进行了一场面对面对话。
华爱学校总校长祝启程提到,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曾说过,科幻的基石也是科学。而对于青少年而言,学科的学习是为了未来钻研科学而奠基,科幻则更有可能为孩子敲开热爱学科的大门。
▲祝启程
“随着这场盛会的举行,不仅能让孩子们保持一份特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让大家主动学会思考。”在祝启程的眼中,科幻作为想象力丰盈着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能够用蕴含其中的科学理论与科学知识为孩子们带来科学启蒙,进而开拓思维边界。
以华爱学校为例,学校地处菁蓉湖世界科幻公园,与成都科幻馆咫尺相望,拥有着浓厚的科幻基因。学生们前段时间特别制作了掐丝珐琅作品赠予 “雨果奖”的入围者和参会外宾,借助这样的一个过程,不仅让孩子体会到了科幻的力量,还能感受传统的工艺之美,“同时,这也是国际理解力的一次最佳实景大课堂”。
▲郫都区华爱学校的学生和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联合主席本·亚洛、欧洲科幻协会主席卡洛琳娜·戈麦兹·拉格洛夫现场制作掐丝珐琅
祝启程提到,通过科幻的大胆想象和对未来的预测,在帮助孩子们增长知识、思考未来的同时,也能启发孩子们的创造性天赋。“科技是智慧的结晶,是文明的象征,是人类实现梦想的翅膀,更是民族强盛之基。这场科幻盛会不仅能给成都这座朝气蓬勃、包容友善的城市孕育肥沃的科创土壤,还能让科创教育在成都实现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校长潘君:
教育需要创新,科幻就是那把金钥匙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创新,教育更不例外。在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校长潘君看来,科幻与教育创新,有着天然的契合点:
一方面,科幻是基于现有的一些东西或是某些存在的现象,不与人类已知最大信息量相冲突前提下虚构可能发生的事。从这方面来看,某种意义上,科幻本身就是一种更前沿的创新。另一方面,科幻带给教育最大的财富就是想象力和灵活思维,这对于教书育人至关重要。
▲潘君
“曾经我想过在学校成立一个狂想室,在这里学生们可以随意想象,天马行空也好,无厘头也好,想到某个点子或者方向,还可以把它写下来。十年二十年以后,无论他是否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哪怕再次打开这个东西他会觉得当时的自己很好笑,我觉得这都是有意义的。”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
潘君表示,学生不会做题不可怕,丧失思考能力、只会用一种方式解题才可怕。“固定模板、固化思维,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是没有未来的。所以,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教育,科幻都是一把金钥匙,它所带来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更是无价之宝。”
成都市郫都区博瑞实验学校校长陈华忠:
给全城孩子播下科学梦想的种子,帮助他们更好地仰望星空
关于科学与科幻,著名科幻作家韩松认为:科幻的魅力在于科学审美。
但站在教育人的视角,科学和科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四川省优质教育促进会会长、成都市郫都区博瑞实验学校校长陈华忠看来,科幻相比科学范围更宽泛一些,是在科学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想象而成,“科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展望未来、探究未知。”
▲陈华忠
相比二十余年前,陈华忠还发现,如今拥有科学家、发明家等梦想的学生少了。这不仅由于人才的评价角度更多元、人们的价值取向更多元,陈华忠认为,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家长和学校都要摒弃短视、功利的思想,多呵护孩子的奇思妙想,鼓励他们动手探究实践。
以成都市郫都区博瑞实验学校为例,陈华忠谈到,学校特别重视科技教育和科技活动,鼓励孩子们看科幻电影、阅读科幻文章、创作科幻作品、了解科学家(科幻作家)的故事,曾聘请科学专家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参加全国或国际的科技大赛,让同学们的思维和创作与世界接轨。
▲成都市郫都区博瑞实验学校
为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成都市郫都区博瑞实验学校还专门打造了3间数字化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实验室以及2间科创教室,给孩子们提供了科学实验、科学创造的空间。
不仅如此,每年11月份还专设科创活动主题月。学校通过植物作画、科创作文、设计科普小报、拼装机器人、制作航模等活动,让孩子们大量阅读、大胆想象、团队合作、发明创作。
对于此次在成都举办的世界科幻大会,陈华忠表示,“在这片科幻的沃土上,本次活动将为成都带来更多想象力的‘种子’,也将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梦想的种子。”
成都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崔雪梅:
世界科幻大会,打开了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当一粒种子埋下后,会长出一株嫩绿的芽,当科幻的灵感浮现时,科学梦想由此触发……”当世界科幻大会来到成都,成都大学附属小学的一份科创教育案例成功入选世界科幻大会宣传片,这也是学校为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科幻大会献上的一份“幻梦之礼。”
在成都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崔雪梅看来,世界科幻大会的举行,对孩子们的影响深刻又广远。例如,孩子们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电影、做手工等多种形式,可以全方位沉浸式学习科幻知识,进而培养阅读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崔雪梅
其次,还可以让孩子学会走向未来,拥有一种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在激发孩子的探索力、思考力及想象力的同时,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科幻文学作为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没有国籍限制,能够帮助孩子们增长知识、思考未来。”
崔雪梅谈到,要想让孩子学习科幻文化,往往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基本技能,学校从2019年开始就以项目式作为抓手,将科学、艺术、戏剧、影视、信息技术、语文等不同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充分应用科技知识,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科学技术素养和创造协作能力。
▲成都大学附属小学开展的科技绘画展
科幻大会有闭幕之日,但创新教育永无尽头。“处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也会努力用好科幻大会为成都留下的活动遗产,打造打磨更有创新性的教育,为孩子们搭建起更多从现实通往未来幻想的桥梁,让孩子们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能‘仰望星空’,心怀未来。”
红星新闻记者 李宇欣 殷建 沙西雪儿 尹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