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袁秋岳、唐文豪)夜幕降临,成都华西坝大学路上暖橘色的路灯亮了,映着道旁的梧桐树和青砖小楼,行人往来,影影绰绰,仿佛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穿行。

  华西坝是成都人心目中响当当的文化地标,大学路原本是建校于1910年的华西协合大学中的一条道路。后来,华西坝越来越繁华,这条道路也成了华西坝的主要街道,被成都人称作“大学路”。

  “百年来,这里沉淀下先进理念与学术交融的人文历史故事,这片土地盈满灵气,充满生机。”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退休员工金开泰说。金开泰现已86岁,在过去20余年间,他收集整理了大量与华西坝相关的历史资料。

  在2019年启动的华西坝大学路城市更新项目中,关于这段历史的老照片、动人故事以及旧址标识被重新生动地展示在了世人面前。

  如今,“更新”后的大学路化身为一座露天的“街道博物馆”,利用标识系统,将大量考证后的图片、文字等史料融入露天的文化展陈,充分利用围墙、地砖、树池等街巷边角地,打造了一条可阅读、可互动、可体验的展览漫步道,引导过往行人在行走中阅读、感知华西坝历史。

  这是1月19日拍摄的大学路。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华西坝至今尚保留着由志德堂、万德堂、懋德堂等组成的中西合璧的老建筑群。”武侯区公园城市局工作人员焦泽飞介绍,华西坝大学路城市更新项目以这些资源为核心要点,深入挖掘片区历史文脉,通过“保护利用+场景展现”等方式,构建华西坝历史文化展示脉络,为城市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活化与传承赋能。

  此外,街道从建筑色彩构成、特殊构建,如屋檐、斗拱等方面展现华西传统建筑特色元素,凸显区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大学路与百年华西校园风貌保持和谐一致,重现老成都们记忆中的华西坝。

  “这个楼是我们小时候经常耍的地方,一直就是这个样子。”一位居民指着校园里的一栋老楼热情地向记者讲述,这里以前高墙一围,走在路上根本看不见里面,如今,原有的砖墙变成了透明玻璃,路过之人都能看到校园里的风景。

  这是1月19日拍摄的大学路,原有砖墙变成了透明玻璃,墙内是现在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彭曦在位于大学路尽头的金苹果龙南小学做语文老师,是这条路上的新成员。她初来时,这里正在打围,她看着围挡一点点拆除,翻新的街道一段段露出,呈现出如今的样貌。这条街成了她和同事们日常放松的好去处,也变成了小学生的“活教室”,彭曦会带着孩子们来触摸刻在墙上的文字,讲述地砖上的历史故事,看住在新院落里的老居民们遛鸟,喝盖碗茶……

  “这条街道把华西坝的古往今来镌刻在了空气中,让孩子能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感受真实的历史,是难得的资源和珍贵的体验。”彭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