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强

  “家门口的网线乱得一塌糊涂,已经和蜘蛛网差不多了,网线掉在地上容易把老人和小孩绊倒。”近日,网友庄先生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家门口电线杆上各种线缆乱成一团带来安全隐患,希望相关部门能给予重视,及时消除隐患。

  现场:

  居民门口电杆有的已折断,有的线缆缠绕,杂乱如蛛网

  记者来到成都市新都区桂湖街道西北社区六组庄先生家所在的院落,庄先生家门口不远处树立着两根老旧的电线杆,其中一根上面部分已经折断,折断处下方缠绕着来自中国电信、四川广电网络等通信运营商的线缆,数量之多已难以数清,各种线缆相互交叉、缠绕,像一片破败的蜘蛛网。

  庄先生家门口不远处树立着两根老旧的电线杆缠绕着不少线缆,其中一根电杆上面部分还已折断。

  “你看这个线,前段时间这些线掉了下来,把老年人绊倒怎么办?”庄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受到前段时间下大雨吹大风的影响,家门口电线杆上这些线垮了下来,他担心线缆掉下后挂在半空中或落在地面,一是容易绊倒过路的老年人;二是影响居民和非机动车等出行;三是担心掉落的线缆经过拉扯后可能会出现漏电情况,“尤其是下雨天,居民路过容易触电”。

  新都区经信局:

  将协调运营商,清理线缆及争取换新电线杆

  居民们在问政四川平台反映情况后,新都区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回复道:“接件后,区经信局高度重视,即转本月应急值守通信公司进行核实处理,4月下旬应急值守通信公司已对现场线缆进行捆扎序化,安全隐患已排除”。

  对此,居民们也证实,已有工作人员来到现场进行了处理,把掉在地上的线都扎了起来。但对这一处理,周边居民仍然不太满意,“这办法治标不治本,空中的线太多太乱了,恐怕下次依然会垮。”“简直给我们网得不像话,乱七八糟的,一是影响美观,二是有安全隐患。”“空中这些数量庞大的线缆始终不安全,折断的电线杆也有安全隐患,希望相关部门可以把线缆处理得更加整齐,给电线杆换新。”居民们纷纷向记者反映。

  对此,新都区经信局的工作人员近日表示,因为背街小巷本身没有设计地下通道,墙上也没有管道,所以运营商的线缆都是采用“飞线”的方式,针对居民的诉求,经信局将协调运营商尽快处理,一是将不用的线缆去除,将线缆重新进行整理;二是确定电线杆的管理方,争取换新。

  5月23日,庄先生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工作人员来进一步处理这些线缆,小巷边那根上面部分折断的老旧电线杆也还没有换新。

  延伸调查:

  下沉低垂、半空“横跨”马路……城市街区线缆“飞线”仍常见

  实际上,记者进一步走访发现,在成都市区,这一类线缆“飞线”也颇为常见。比如在武侯区玉林片区的一条小巷里,有的电缆飞线明显低垂,甚至路人只能弯腰低头从电缆线网中穿梭,出行颇为不便;在锦江区三倒拐街和纯阳观街交叉路口,电缆飞线横跨路口,在空中“织”成网状;在锦江区穿巷子这条小巷中,线缆密密麻麻,成捆地从空中跨过马路,一堆堆地缠绕在路旁的电线杆上;在成华区祥和里一条小巷内,一捆电缆线缠绕在电线杆上,与电线共同组成空中的一张网。

  武侯区玉林片区的一条小巷里,有的电缆飞线明显低垂。

  锦江区三倒拐街和纯阳观街交叉路口,电缆飞线横跨路口,在空中“织”成网状。

  锦江区穿巷子这条小巷中,线缆密密麻麻,成捆地从空中跨过马路,一堆堆地缠绕在路旁的电线杆上。

  成华区祥和里一条小巷内,一捆电缆线缠绕在电线杆上,与电线共同组成空中的一张网。

  编后语:

  街头缆线在居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为现代社会的运行提供了通信等必要支持。但另一方面,正如居民们的顾虑,架空线的铺设也是城市“颜值”和安全性的重要一项,线缆管理是否规范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一个“显微镜”。在此问政四川也呼吁,各地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架空线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