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达州市“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如火如荼、老旧小区持续打造、绿化建设有序推进……达州正以强劲的硬实力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达州朝阳农贸市场焕然一新。新华网发(蔡尧 摄)达州朝阳农贸市场焕然一新。新华网发(蔡尧 摄)

  完善交通网络

  绘就城市“骨架”

  纵横交错的交通设施是城市的“骨架”,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直观体现。近年来,达州围绕建设“幸福宜居中心”目标任务,推动路、桥、管廊等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全面开花。

  随着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的纵深推进,达州市创新提出由“互联互通”向“直连直通”转变的交通发展思路,着力构建达州主城至万州、开州“双高铁双普速双高速双快速”直连直通复合通道格局。同时,集中力量开展“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大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完善航空枢纽网、铁路枢纽网、高速公路网、快速干线网、农村公路网、内河航运网、城乡客运网。

  城市的文明变化,群众感受最为直观。“过去去镇上赶集要走路,有些地方还是泥巴路,出行非常不方便。”短短几年时间,现在的广大农村地区,旅游业发达、道路通畅、乡村公交来来往往,再不复往日的闭塞和不便,这得益于达州市大力实施的农村公路网建设工作。

  如今,达州航空、高铁、高速领域正迅速发展,金垭机场建成通航,成达万高铁、西达渝高铁加快建设,南大梁、营达、巴万高速和达宣快速建成通车,巴渠西路、锦弘路、新锦街跨河桥等断头路被打通,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支撑着达城健康运转,文明城市建设更加蹄疾步稳。

沙滩河。新华网发(李春学 摄)沙滩河。新华网发(李春学 摄)

  落实民心工程

  重塑城市“肌体”

  中心城市,宜居宜业。如何宜居?这就涉及到群众关心关切的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农贸市场打造等诸多内容。

  近年来,达州市始终坚持建设“幸福宜居中心”,把城市提质扩容作为引领工程,一体化推进城市短板弱项问题整治,加快重塑城市“肌体”,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通川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得到群众交口称赞。青砖砌墙、复古浮雕、统一规划的门头牌匾、平整光洁的地砖……改造后的三圣宫小吃街、蒲草田巷、黄葛苑小区精致且美丽。一条条巷子充满古色古香,不仅吸睛更“吸金”。

  2019年10月,达州市拉响老旧小区改造的号角,市住建局编制出台全省首个市级城区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分批次对全市的2639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153个、14.49万余户,打造绿色社区131个,智慧安防小区200余个。

  民以食为天。为了让市民吃得放心,达州市先后对顺城农贸市场、西晶农贸市场、南坝农贸市场、三里坪农贸市场、万家农贸市场等10余个市场展开升级打造,美化环境、规范管理。

  此外,达州市还对农村饮水设施、场镇路灯设施、中心城区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确保各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落地建成,全面更新城市“细胞”、美化城市面貌,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夯实基础。

  加速城市公园化

  “面子”“里子”两手抓

  为加快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近年来,达州立足“山环水绕,绿色中心及山、水、城交融”的城市特色和生态城市总体要求,着力构建“一轴四带、两脉为屏、多山踞城、点面布城”的城市绿地系统,将城市、山体、森林和河流水系结合起来,建立具有达州特色的“山、水、城”相互呼应融合的城市生态体系。

  着力实施绿化改造、植绿补绿工程,秉持“见缝插绿、逢土必绿、应绿尽绿”的原则加快城市绿地建设,打造中心城区绿色生态屏障,拓展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同时,充分利用规划绿地,布局中心城区综合性城市公园,打造生态骨架;启动社区公园建设、合理布局街头绿地,开发使用堡坎、边坡、桥体、屋顶等立体绿化空间,形成“以公园为核心、以绿道为脉络、以花卉为组团、以文化为特色”的生态网络体系。

  此外,达州大力构建“林业+产业”的现代化体系,创新实施“森林公园+森林康养+森林人家”的林旅模式,释放“绿色家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