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会议现场

  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在四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如何确保?在网络食品、地摊经济等兴起的背景下,许多食品安全问题,如三方平台主体责任缺位、交易环节真假难辨、直播带货频频“翻车”、售后维权难度大等,均被社会各界广泛、高度关注。如何直面痛点,强化监管?

  6月2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四川省食品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会上,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徐建群、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杨阖、省市场监管局安全总监余德仲对《条例》的立法推进情况、贯彻实施问题等作了介绍,并答记者问。

  防止误饮醇基燃料

  坝坝宴等聚餐监管更严

  近年来,四川的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通过地方立法予以规范。在此背景下,《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了三次审议后出台了。

  徐建群表示:“《条例》有健全治理体系、加强风险治理、强化网络食品监管、优化营商环境等亮点特色。共111条,针对性、科学性、操作性较强,将有效提升我省食品安全依法治理水平。”

  记者获悉,《条例》针对现实中易发、多发的食品安全风险,进一步规范冷链食品的管理,强化对散装食品、销售临近保质期食品的监管,规范过期食品、餐厨废弃物的处置。同时,进一步规范对坝坝宴等群体性聚餐的监管,防止误饮醇基燃料等安全风险,保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条例》完善了对预制菜、特殊医学用途膳食食品等的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及小食堂监管机制。强化对食品配送、自动售货等新业态进行规范,填补了制度上的空白。同时,将入网服务的经营者纳入监管,规范了直播带货行为,细化了外卖送餐管理。

  强化外卖送餐服务

  要求标注制作时间等提示

  余德仲表示,《条例》在总结提炼四川网络食品经营监管的经验基础上,直面痛点,在制度设计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条例》规范了直播带货交易行为,通过网络社交、网络直播等网络服务方式向公众开展食品营销活动,不得实施混淆行为,所展示的食品应当是真实商品。

  《条例》加强了外卖送餐服务管理。要求使用封签或者一次性封口包装袋,在容器、包装或者随附单据上,标注制作时间、保质期或者食用时间提示、经营者名称和联系方式等信息;提供具有保鲜、保温、冷藏或者冷冻等特殊要求食品的,应当采取保证食品安全的措施。

  此外,《条例》备受关注的内容还有:食品小经营店及摊贩不得经营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裱花蛋糕、生食水产品等高风险食品。

  余德仲对此作出了解释,裱花蛋糕和生食水产品是容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高风险品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加工制作裱花蛋糕、生食类食品应在专间内进行,食品摊贩流动性大、经营者管理水平低、设施设备简陋,风险防控能力弱,因此,不得经营裱花蛋糕、生食水产品等高风险品种。

  余德仲说道:“食品摊贩是基层群众灵活就业的重要渠道,是城市夜市经济的重要组成,点燃了城市烟火气。《条例》将从强化政府责任、落实部门责任等方面加强食品摊贩监管。”

  记者获悉,条例自9月1日起施行,《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