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6月12日,“兴隆湖能源电力高峰对话——极端气象条件下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论坛在成都科学城举行。高温限电后有哪些改进举措?四川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注意哪些方面?记者采访了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鲁宗相。

  封面新闻:今年四川用电的情况怎么样,会面临怎样的压力?

  鲁宗相:从社会发布的一些数据来看,今年四川总体用电情况比去年略好。从春季来水情况看,和去年极端情况相比好很多,但总体来讲还是来水偏少。今年用电仍会紧张一些,但总体判断应该是平稳度过,没有太大问题。

  封面新闻:经过高温限电之后,四川做了哪些积极的调整,又有哪些借鉴意义?

  鲁宗相:高温限电后,整个四川电力行业或者说全社会都在积极地寻求新的解决方案,那么从长远来讲,就是我们“身强体壮”才真正具备抗灾能力。

  首先,还是要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四川省政府每月也会督办各个电网公司的电力规划施工进展,这是一个根本手段,电网加强了,电源增多了,整个电力保障才有基础。

  其次,我们的用户参与也很重要,最终来讲用电量要控制下来,大家高温的时候能够有序用电,也是一个很好的手段,而且这个手段不光是我们电力这一个行业的,其实是社会方方面面都参与的,工矿企业电力紧缺的时候,停下来也是给社会作贡献,所以类似这些话都需要通过政府出面,然后各行各业共同参与、协调。

  最后,现在我们也在大力发展相关的技术路线,在国家碳中和目标导向下,通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手段,坚持去做新能源,去研究一些新技术,这也是我们研究院的重要职责。我们做的科研方向,是对未来3到5年,甚至未来10年内的技术做前瞻和储备,这样就是保证我们未来的能源系统能够顺利健康地发展。

  面新闻:您刚才提到关涉未来的新技术,新型电力系统和我们现在传统电力系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鲁宗相:我们新型电力系统最核心的“新”就是有大量新能源,比如说像风电、光伏这种波动性的电源接入,因为这个最大的新特点,也引起了我们整个新型电力系统从结构到运营特征的一系列变化,我们一般总结为源网荷储的新结构。我们以前的储能环节比较少,现在也成了系统里的必然环节了。

  第二,运行的特点也在变化,以前基本上都是电源跟着负荷跑,想用就用,那我电源跟着你负荷去走,未来的话有可能在一定时段内,你也要有序用电,靠负荷来参与电网调节,我们把它叫作新的模式,叫作源网荷储的互动运行,所以说整个运行机制也有变化。

  第三,储能作为新的要素要加入到我们系统当中来,这样整个系统的结构也会有新的变化。

  从现在技术趋势来讲,电力系统不光是电网公司这些电源能源行业的一个电力系统,还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个电力系统。所以未来用户端普通的老百姓也都会天天跟电力系统的一些调度行为有一些关系,这样就是一个新业态了。总结起来就是新结构,新的运行机制和新业态。

  封面新闻:构建这种新型电力系统,四川省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鲁宗相:四川其实最大的特色优势在水电,但是水电这么多年其实没有像去年那样真正出现过这样的高危现象,这么多年大家都在说有可能会缺水,但实际上真正发生的是去年那一次。只要是靠天吃饭的电源,它都有可能供应不足,水电有可能,风电也有可能,光伏也有可能。

  第一,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也就是我们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你电源结构还是要多元化,四川有水电,也有风电、光伏的资源,我们应该是多种电源都建,再加上我们也有很好的天然气资源,我们的气电也要建起来,这样多重保障之下,就很难出现几种电源都没有的可能性,这样我们的保障能力就会更好了。

  第二,还要加强电网建设。因为风电、光伏包括水电资源都在川西,怎么样送到成都?我们还得把电网加强,有了更多的电源,有了更好的电网,我们再把用户积极动员起来,大家有序用好电,这个事情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