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石小宏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和培育单位名单,共遴选出1073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和85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单位。其中,四川77个专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3个专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单位,数量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推进各院建设、培育中医优势专科,四川做了什么?

  政策引领 着力打造优势专科集群

  在入选“国字号”的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和培育单位名单中,既有省级中医机构,也有市、县级中医机构,既有百年历史传统专科,也有新建专科。“他们在传承中创新中医技术,让中医药不断发挥出更大作用。”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四川着力打造建设一批优势专科集群,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四川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中,均明确提出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加强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省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出台《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与验收评审标准》《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工作管理办法》等,建立重点专科“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机制,实施四川省中医专科(专病)培优建设,做优做强骨伤、肛肠、儿科、皮肤等中医优势专科。

  政策引领下,各地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在优势专科建设上持续发力,聚焦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急性重症胰腺炎、中风病等一批重大疾病,深挖中医临床疗效优势,探索中医诊疗新方法、新技术、新方药(制剂),形成了一批疗效可靠、安全有效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助推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和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

  项目支撑 夯实优势专科发展基础

  近年来,四川持续加大“真金白银”投入,特别是“十四五”以来,统筹中央、省级专项资金近2亿元支持专科建设。

  在项目支持上,四川依托高水平优势专科建成17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10个中医经典传承中心、20个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中心;新增161个省级重点专科,建成23个专业486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强专科联盟,确定8个四川省重点专科联盟单位(中医类),打造一批覆盖四川、重庆、贵州、宁夏、云南等省(区、市)数百家中医医院的跨区域中医专科联盟。

  在人才建设上,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机制,培养一批中医思维牢、实践能力强、中医临床疗效好的技术骨干,逐步打造形成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床业务能力突出、创新能力较强的专科人才队伍。目前,四川拥有中医药领域院士1名,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十大名中医、省市名中医等高层次人才近2万名,开设中医药专业的院校44所,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提供了坚实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