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眉灵 陈昊/文 成都观察 杨柳/图、视频

  6月13日上午,在位于德阳市的德阳南站-四川建院站明挖区间,成德眉资同城化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市域(郊)铁路成都至德阳线(以下简称“成德线”)首台盾构成功始发,标志着全线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此次节点较计划工期提前了32天实现,为项目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盾构内部盾体。

  成德线始于成都地铁1号线韦家碾站,止于德阳市德阳北站,共设置车站15座,全长约71公里,其中地下段(盾构段)长约24公里,计划采用8台盾构机掘进。本次始发盾构机掘进的德阳南站-四川建院站明挖区间长约2公里,将采用2台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施工。

  “我们正在施工的地下站基坑深度普遍超过20米,深基坑降水是要克服的最大难题。”中建成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陈根介绍,德阳地区的地层水多、渗透性强,如何确保盾构施工安全、高效掘进,是一大考验。项目部在前期施工中已储备了大量降水技术,并建立起全程智能监测系统,将对盾构掘进的关键信息实时监测、提前预警,为盾构机的“地下之旅”保驾护航。

  始发的盾构。

  此次始发的盾构机由德阳思远重工制造,是地地道道的“德阳造”,整机长约114米,重约926吨,刀盘采用6主梁设计,配备42把单刃滚刀、6把双联滚刀,用于切削土体,施工过程中配备了同步注浆二次注浆和中盾注泥系统,能更好地控制地面沉降,进一步保证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高效。中建三局成德线土建六工区项目经理江承建说,盾构机的刀盘和刀具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可以更好地适应德阳富水沙卵石地层。

  四川成德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建洪介绍,目前成德线全线共有21个在建工点,主要进行车站、桥梁和场段的围护结构、土方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段的首台盾构机已在韦家碾站始发井完成吊装,将于近日始发,届时,成德线盾构施工将实现“双向奔赴”,推进全线建设快马加鞭。

  成德线是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项目,推动形成成德眉资“1小时通勤圈”的重要纽带,是继成资线、成眉线后,成都都市圈启动建设的第三条市域(郊)铁路,于2023年3月开建,建设工期49个月,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

  待建成通车后,从成都韦家碾站至德阳北站最快只需50分钟,并可与成都地铁1号线、5号线、9号线、18号线、27号线、28号线、32号线和市域(郊)铁路S1号线换乘,串联起成都市金牛区、新都区、彭州市,以及德阳广汉市、旌阳区等多个行政区域,将大大缩短成都与德阳的时空距离,促进两地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的高效集聚,对提升成都都市圈核心能级具有积极意义。

  工程示意图,仅供参考。图据成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