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通知》。6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在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过程中,受地理位置影响,不同城市发展差距较大,大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比较集中。这对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带来哪些困难,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发布会现场

  会上,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徐斌用四川经验回答了上述问题。徐斌表示,四川作为典型的西部省份,不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凉山、甘孜、阿坝三个州的面积占全省的61.3%,三级医院仅占全省的4.8%,交通、语言、环境等,都是影响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因素。四川着力从几个方面解决面临的困难。

  一是针对交通不便的问题,四川省探索建设了省级互联网总医院、市县分院,打造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5G+专网”远程医疗网和基层卫生信息网,通过信息赋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比如,在海拔3500米的壤塘县南木达村,通过省互联网医院,群众可以随时享受到千里之外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大专家的远程诊断。

  二是针对语言不通的问题,专门成立了汉藏、汉彝双语服务队,编制汉藏、汉彝培训及科普宣传教材,在“千名专科医师进家医”“万名医护走基层”“健康知识上高原”等系列活动中,搭建起语言沟通桥梁。比如今年上半年,在凉山州开展的万名医护走基层活动中,当地的汉彝双语服务队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三是针对人才留住难的问题,通过大学生村医计划、定向培养、社会招聘、退休医生帮带培训、提能培训等模式补充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全力做好编制、待遇、养老等保障,吸引更多医学类大学生扎根农村。全面实施万名乡村医生春苗工程,采取全科医师特岗人才项目、急缺人才招聘等措施,力争每年培育本土人才不少于1万人。

  同时,据介绍,为做好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服务管理工作,四川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加强对卫生行政部门、派出机构、接收机构、派驻人员以及帮扶对象“五方”管理,调动“五方”积极性。对下沉基层的医务人员,在待遇、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激励的同时,注重精神激励,每年会同省委组织部对“组团式”帮扶成效显著的受扶县和优秀帮扶团队予以通报表扬。今年,四川省将召开全省卫生健康大会,隆重表彰一批服务基层的先进个人和团体。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