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警方供图

  她曾是一名学习成绩优异,毕业于四川某知名院校化学专业的高材生。毕业后参加研究项目时,由于导师对她男友不认可,她离开项目创业欠下200万外债。随后,她经不住男友花言巧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男友提供的麻醉制剂原料加热溶解,注入烟弹,并通过闪送把大批“上头烟”发往成都各地,直至被警方抓获。

  2023年7月,遂宁蓬溪县公安局在工作中发现,从成都、眉山等地蔓延全川的一种名为“上头烟”的电子烟,正风靡于年轻群体。经循线查明,“上头烟”即为在普通电子烟烟油中非法注入麻醉制剂,吸食后容易引发肇事肇祸、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甚至性侵等违法犯罪行为,长期吸食更会导致人员死亡。

  发现线索后,遂宁警方成立专案组。很快,专案组通过侦查锁定了几名“上头烟”爱好者,买家钟鹏(化名)进入了警方的视野,经过继续深挖,民警发现钟鹏的下游客户,遍布全省,而上家则集中于成都及周边各市县。

  2023年7月27日,专案组民警驱车前往仁寿县,将钟某、陈某剑等21人抓捕归案,随后,民警奔赴成都开展工作,摸清了“上头烟”的生产、销售窝点。打掉分布在青羊区、金牛区和高新区的三个销售网点后发现,在成都温江区有一个制造窝点,一个特别的人物李某“浮出水面”。

  据警方介绍,李某毕业于一所重点大学化学专业,由于成绩优秀,毕业几年后,她获得老师邀请参与了某个研究项目,彼时李某正与江苏籍男友王某宇谈恋爱。王某宇认为这个研究颇具前景,想要投资分一杯羹,但当时已有投资商赞助,老师便婉拒了他。老师对男友的不认可,让正处于热恋期的李某很是不满,她与老师心生嫌隙,后便离开了研究小组,将前途抛诸脑后。

  此后,李某开了一家传媒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入不敷出,没过多久便倒闭了,而李某也背上了200万元的外债。在此期间,其男友王某宇声称他有一条致富捷径。

  王某宇口中的致富捷径,正是制作添加某种麻醉制剂的电子烟弹,经过男朋友的花言巧语,明知该麻醉制剂危害的李某最终还是听取了男朋友的意见。就这样,李某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男友提供的麻醉制剂原料加热溶解,注入烟弹,其男友则负责接单销售,并通过闪送把大批“上头烟”发往成都各地。警方在调查中发现,多名下游买家表示,在王某宇手中购买的烟弹质量远高于其他卖家。

  2023年9月6日下午,王某宇被遂宁警方挡获,当天晚上民警便来到了李某家中,搜出了400克麻醉制剂原材料,70枚“上头烟”烟弹。

  听说男友已经落网,李某终于卸下防备,悉数交代出制作电子烟的经过。“我男朋友给我说这个东西不犯法。”事到如今,李某依旧对王某宇深信不疑。经查,王某宇已有家室且育有子女,其对李某谎称自己是做工程的,其实没有工作,在买麻醉制剂原料的过程中,王某宇也以虚报金额的方式,私吞了李某几万元。王某宇、李某已先后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同一时间,专案组在乐山市夹江县开展抓捕行动,横亘于川内三条黑色利益链,全部被斩断。

  通过专案组民警后期的工作整理,发现这些制作“上头烟”的原材料大部分来自重庆开州区的一个嫌疑人,很快,办案民警奔赴重庆市将原材料供应商戴龙辉(化名)抓捕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