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达州频道 杨迎 张海波 摄影报道

广告

  “老李今天吃啥?”“弄个豆干炒肉。”2月20日上午临近11点,达州老城区滩头街一家面馆,老板艾此平笑着招呼一位头发花白的顾客进店入坐。

  几分钟后,艾此平将一份豆干炒肉和一碗米饭端上桌。艾此平坐到老李对面,一口一口地给他喂饭。饭吃完,又拿纸巾给他擦嘴巴。

  老李是一名残疾人,没有双手、左眼失明。每天11点,老李准点上门吃饭,艾此平给他喂饭,如此已经持续近5年。艾此平的善举获得众多达州市民及网友点赞,赞扬“小面馆有大爱”,善举照亮了人间温情。

  面馆老板给残疾顾客喂饭近5年

  艾此平经营的面馆店面不大,主营面条,兼营抄手、盖饭、米线等。2020年5月,艾此平盘下这家店,没几天,在附近摆摊的老李中午进店吃饭。

  “老李第一次来的时候,点了一份盖饭,半天没吃完。我就主动走过去,提出给他喂饭。”艾此平说,从那天起,他和老李就成了最熟悉的人,每天中午老李都来面馆吃饭。

  起初,老李中午来面馆的时间不固定。因为艾此平经营的面馆是夫妻店,没有请店员,在客人多的时候,艾此平忙不过来,难以腾出手给老李喂饭。于是艾此平和老李商议,每天11点来。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艾此平喂得很细心,先把一口饭赶到碗边,再夹起菜放到这口饭上,待老李咀嚼完口中的饭菜,再托起碗迎到老李的嘴前,让老李埋下头刚好能吃到,每一口既有饭又有菜。

  记者注意到,老李话不多,喂饭过程中,二人几乎没有话语交流,几乎都是眼神交流,艾此平全程微笑着。

  “天天喂,已经喂习惯了。”艾此平说,每天上午11点,他都会从厨房里走到店门口,迎接老李的到来,而老李,也从未爽约。二人达成默契,老李来只坐面馆门口右侧的方桌,艾此平坐他对面,这样也方便艾此平招呼其他进店客人。细心的艾此平与老李约定,每个星期集中结一次账,“免得每天都掏钱,这样我们双方都省事一些”。

  艾此平在与老李聊天中了解到,老李是有家人的,但他们白天要上班,中午无法及时赶回家给他做饭。邻居曾提出,让老李到他们家吃午饭,但老李不好意思长期麻烦别人,后来便长期在外面吃午饭。

  “帮助别人,自己心里舒坦”

  “已经快5年了,但这微不足道,是举手之劳的事情。”面对记者对他善举的赞扬,艾此平连连摆手,不觉得做了多了不起的事,“别人有困难、不便,我们尽自己力量去帮助,仅此而已。”

  几年下来,艾此平觉得和老李就像家人一样。“老李吃米饭的时候多一些,土豆肉丝是他的最爱。偶尔也会换换口味,抄手、面条、米线,都吃过。”艾此平介绍,一般情况下,老李只需十来分钟便能吃完。但吃面条和米线,相对费时一些,“因为米线和面条没有米饭那么好喂,我又怕把他烫着了”。

  记者在面馆里待到12点过,也点了一碗面。记者发现,艾此平的面馆把面煮得相对比较软一些。艾此平说,来面馆的老年顾客居多,面煮软一点方便咬、方便消化。

  “哥哥来了,里面坐”“姐姐,今天吃啥子”,在记者待的一个多小时里,艾此平热情招呼每一名进店的客人,一有时间就到店门口迎客。“我们的回头客多,对很多顾客的口味、喜爱都了解。”艾此平笑呵呵地说。

  不少顾客都见过艾此平给老李喂饭。“这也是我常来这家店吃饭的原因,很喜欢这位温情满满的老板。”顾客汪建琼说。

  老李有个女儿,遇到调休的时候,会陪着老李一起专程来“照顾生意”,并给艾此平带点小礼物,表示“感谢”。老李的外孙,正在上初中,周末有时也会跟着老李一起来面馆,帮着给老李喂饭。

  今年55岁的艾此平,曾在江苏、广东、云南等地开店。他乐于助人,遇到腿脚不便的顾客,上台阶时搀扶一把这些都是常事。现今,除了长期给老李喂饭,艾此平的面馆还有一些常客,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偏瘫患者等。

  有的老人家来吃面条,舍不得吃臊子,艾此平会故意弄错,只收一碗素面的钱。艾此平说,能够帮助到别人,让别人舒坦一点,他自己心里也舒坦。

这里的新闻油爆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大四川(sina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