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面具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小金面具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

  2、小金面具等绽放光芒

  2001年,金沙遗址出土成堆的象牙、玉器,尤其是出土太阳神鸟金箔以后,古蜀文明再次受到外界关注。此次金沙遗址进京展出的84件文物,主打玉器,但小金面具、金冠带、蛙形金箔饰等文物,同样绽放华光。

  据介绍,金沙遗址出土金器中,除了著名的太阳神鸟金箔,另外一大一小两件黄金面具,也是金沙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此次进京展出的小金面具,它表面抛过光,背面却比较粗糙,应该是和三星堆的金面具一样,贴附在某一个物件或者青铜人头像上使用,相当于神职人员在祭祀作法时和神进行沟通的法器。展览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类似这样的黄金面具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文化里从来没被发现过,但是在古埃及和古希腊迈锡尼时期却大量使用黄金面具,可能反映了早期文明之间某种共有的精神认知。

  而金冠带同样是一件必须关注的展品。因为它和三星堆的“国宝”金杖一样,其上也錾刻有鱼、鸟、箭和简化的人头像,再次印证了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传承关系。而鱼、鸟、箭和人头的组合图案,很有可能是古蜀王国象征王权的符号。

  在金沙遗址出土文物中,玉器是最主要的种类之一。这次展出的金沙玉器,包括了玉璋、有领玉璧、玉剑、玉琮、玉戈、玉镯等多种,它们制作精美,展示了金沙时期古蜀人杰出的制作工艺和祭祀礼仪。不过,金沙遗址的跪坐石人,也值得一看。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介绍,金沙遗址出土的跪坐石人共有12件,造型基本相同。他们方脸瘦削、高鼻阔嘴,面部表情丰富。不仅均为赤身裸体,双手还被绳索反绑于身后,双膝跪地。据介绍,它们极可能是古蜀人祭祀时人牲的替代品。

  据介绍,此次古蜀文明国博展一共汇集了省内9家文博机构的文物。四川博物院、雅安市博物馆等都派出了镇馆之宝级别的古蜀文物参展。

  记者在文物清单上看到,四川博物院的展品有29件/套,其中著名的彭州市竹瓦街窖藏文物10件,包括了青铜罍、觯等。此外,战国嵌错水陆攻战纹青铜壶等川博镇馆之宝也将悉数亮相。

这里的新闻油爆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大四川(sina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