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扩大和深化对外文化交流,积极推动巴蜀文化走出去,提升四川国际知名度、美誉度。7月19日,作为今年四川文化走出去重要活动的“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本报即日起推出本次展览的系列报道,全面展示这些代表古蜀历史发展的“宝贝”。

广告

  7月19日,“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7月17日,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共有210件/套文物,其中132件是国家一级文物,包括三星堆纵目面具、太阳轮形青铜器、戴金面具青铜人头像以及金沙遗址小金面具、金冠带等在内的知名文物都将集体亮相。

  此外,包括四川博物院、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等在内的多家文博机构,也派出了各自的镇馆之宝。据介绍,这是包括三星堆、金沙遗址等博物馆文物,首次以古蜀文明身份进行的整体展示。

  □本报记者吴晓铃

青铜纵目面具青铜纵目面具

  1、青铜纵目面具领衔出征

  在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纵目面具、青铜神树、金杖、青铜大立人是公认的镇馆之宝。此次“古蜀华章”国博展,三星堆派出青铜纵目面具领衔出征,其青铜、玉器、金器等54件文物全部不容错过。

  青铜纵目面具有“千里眼,顺风耳”之称,面具向前突出16厘米长的瞳孔以及两耳间长达138厘米的夸张造型,让三星堆文物就此染上“外星文明”的色彩。不过专家认为,纵目面具极可能就是古蜀人祖先崇拜的产物,因为古蜀第一代蜀王蚕丛有“纵目”之说。因此,此番古蜀文明进京展,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成为绝对的“镇展”文物。除此之外,三星堆军团中的戴金面具青铜人头像、太阳轮形青铜器、爬龙柱形青铜器、青铜鸟首等文物,都别具特色。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介绍,三星堆出土的57件青铜人像中,只有4件戴着黄金面具。金面罩用金皮锤拓而成,用生漆和石灰调和而成的粘合剂将其贴在青铜人像脸上,给人以雍容华贵、凝重神奇之感。太阳轮形青铜器,同样是三星堆最神秘的器物之一。由于它的整体结构为圆形、中间等距分布五道芒刺,形似方向盘或轮胎,一度被戏称为“外星飞船”的零件,而实际上专家认为它只是古蜀人表现太阳崇拜观念的装饰器物而已。至于青铜鸟首,它是三星堆文物中的“众鸟之王”,高40厘米,造型古朴简炼、精神抖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古蜀神话传说中蜀王鱼凫以鸟命名,这件大鸟头弯钩状的喙与鱼鹰十分接近,极可能是蜀王鱼凫的象征,或者代表了古蜀族的族名或者徽号。

  朱亚蓉透露,这次进京展出的爬龙柱形青铜器也值得关注。“它的造型怪异,龙神像蜥蜴一样趴在柱形的器座上,龙头像羊头,有山羊的胡须,羊的犄角。但龙原本就是虚幻之物,这件三星堆的羊头龙,独此一家,别无二处,是古蜀文明特有的龙。”

这里的新闻油爆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大四川(sina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