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9日,伴随着k空间12周年庆,一场主题名为“显影”的当代艺术展在k空间拉开序幕。

广告

  此次展览共展出15位中国当代艺术家(方力钧、冯峰、俸正杰、郭伟、郭晋、李津、刘庆和、梁铨、庞茂琨、沈勤、沈小彤、屠宏涛、王一、尹朝阳、周春芽),近20余幅架上作品。参展艺术家的年龄从50后到90后,参展作品所涉及题材包含油画、丙烯、水墨、综合材料等元素。展览主题“显影”一词,在实际生活中指的是让影像显现的一个过程。此次艺术展览,是希望借不同类型、不同创作时代的艺术家创作去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在近40年来的一个“显影”过程。

  展览策展人丁晓洁认为:“此次参展的十几位当代艺术家通过多年的艺术创作实践,在变幻莫测的社会背景下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视觉研究方法,他们的创作经历大多从90年代跨越至今,作品既有对文人精神品格的传承,又有对消费社会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思和批判。从时间的横切面出发,表现全球化格局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断交融的中国当代艺术‘显影’过程。”

  回看中国当代艺术这四十余年的发展,其实很难归纳出其显著的特征。如果说艺术每隔十年就会有一个新的变化和转折,那这种难以归纳似乎才是这四十年最显著的特征。这份影影绰绰和模棱两可既透露着“精英知识分子面对中国社会的多种思考。”又呈现出“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本土化成长过程中所丛生出的问题。

  而本次展览所展出的作品,也符合这种特性:

  周春芽的《瘦西湖畔》与梁铨的《潇湘八景》以不同的手法在向传统致敬的同时,更借此抒发着各自的人文关怀。方力钧的水墨与油画作品仍取材于身边熟悉的人与事,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更带有一丝丝其特有“野性”。庞茂琨“蜕变”系列中的剧场感,是艺术家与当下社会的对话与思考。李津的《春花秋月》正如其名,反映的是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的闲情与雅事。郭伟的《安迪沃霍尔》与郭晋的《女孩头像》 则对描绘对象进行了外貌“加工”,超越描绘对象,以此呈现内心的独白。俸正杰的《中国肖像2007No.03》与沈晓彤“相”系列作品,以艳丽抢眼的红色在抓住观者目光的同时,更将观者拉入到作者的所思所想。

  较为年轻的70后艺术家屠洪涛与尹朝阳,则将描绘对象的山水,进行了抽象表现的处理,以此让作品散发更为宏观的感知。最后,90后艺术家王一所创作的作品《重叠2017-2》以综合材料打造的纯抽象,反映了年轻艺术家对于新事物的接纳与“个性”的展现。

  纵观整个展览,每位艺术家都基于个人经历与认知的形成过程中创作出自己独特的语言,从而成为当代艺术史中的一部分。

  伴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此次展览的展出地K空间也已成立12年。对于艺术来说,空间本身也是当代艺术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k空间成立的12年来,其除了对西南艺术家的整个群体以及个人进行了学术研究和梳理,还对国际、国内的当代艺术进行了多维度的呈现。而本次“显影”,也必成为其梳理与研究中的一环。

  部分参展作品:

周春芽 《瘦西湖畔》 纸上丙烯 43.8x32.5cm 2018周春芽 《瘦西湖畔》 纸上丙烯 43.8x32.5cm 2018
尹朝阳 嵩谷 布面油画 直径150cm 2017尹朝阳 嵩谷 布面油画 直径150cm 2017
屠宏涛 灰白色气质的歌 布面油画 120×170cm 2014屠宏涛 灰白色气质的歌 布面油画 120×170cm 2014
沈晓彤 相NO2 布面油画 76×60cm2017沈晓彤 相NO2 布面油画 76×60cm2017
庞茂琨 蜕变之五 180×160 cm 布面油画 2010年庞茂琨 蜕变之五 180×160 cm 布面油画 2010年
梁铨 潇湘八景之2016-2 色、墨、宣纸拼贴 120×90cm 2016梁铨 潇湘八景之2016-2 色、墨、宣纸拼贴 120×90cm 2016
李津 春花秋月 纸本设色 175×26cm 2018李津 春花秋月 纸本设色 175×26cm 2018
郭伟 安迪沃霍尔 布面丙烯 43.8x32.5cm 2018郭伟 安迪沃霍尔 布面丙烯 43.8x32.5cm 2018
郭晋 女孩头像 布面油画 145x115cm 2016郭晋 女孩头像 布面油画 145x115cm 2016
俸正杰 中国肖像2007No.03 油画 210x300cm 2007俸正杰 中国肖像2007No.03 油画 210x300cm 2007
方力钧 2018.10.10 38x43.5cm 纸本水墨 2018方力钧 2018.10.10 38x43.5cm 纸本水墨 2018
方力钧 2018.2.14 51x69cm 纸本水墨 2018方力钧 2018.2.14 51x69cm 纸本水墨 2018

这里的新闻油爆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大四川(sina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