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波斯细密画是波斯中世纪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始于《古兰经》边饰图案,在14至16世纪达到了巅峰时期。早期画风受希腊、叙利亚等艺术的影响,色彩美丽,富于装饰性。其手法与中国明代套色版画遥相接洽,日后,欧洲文艺复兴手绘圣经稿本及其插图,也受到中亚细密画的濡染和影响。
在题材上,波斯细密画一般都是波斯和印度的寓言、传说以及帝王、英雄传记的插图和封面装饰,很少涉及宗教内容。构图上重视各种几何图形之间的平衡和谐关系,色彩上讲究统一色调,既丰富又典雅,颇有韵律,善用伊斯兰教艺术中书法和植物纹样,增强画面精微的装饰效果,不讲求透视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13世纪下半叶,由于蒙古人的入侵致使波斯细密画受到中国艺术的强烈影响,它们开始吸收中国绘画的一些方法而注意运笔和山水画程式的运用,如山川、河流、人物服装趋于中国化。故而,波斯细密画具有了新的东方风格。
1258年伊儿汗王朝定都大不里士,成为波斯细密画新风格的摇篮,与伊斯兰国家的绘画在风格上逐渐区别开来,充满活力的动物形象与富有中国特色的山水风景结合起来,空间感加强,色彩淡雅,线条流畅,有的云彩和波浪的表现形式采用中国的图案规范。代表大不里士画派最高峰的作品是菲尔多西的《列王纪》,人物表情细腻,背景为中国式山水画,笔法苍劲,整个画面气氛纯属中国风味。

从木心美术馆介绍,此次展览的意义不仅仅是细密画,更在于向波斯文学的致敬。
此次展览中,菲尔多西的《列王纪》诗抄本与贾米的诗歌抄本都代表了波斯诗歌的最高水平。
这里的新闻油爆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大四川(sinasc)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