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财经|时尚|艺术|运动|娱乐|汽车|教育|站内导航
达州

新浪四川>达州>城乡>正文

巴山大峡谷的“前世今生”

2019年09月17日 13:52 新浪四川城事 
2018年8月28日,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开园仪式 王利 向海涛 摄2018年8月28日,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开园仪式 王利 向海涛 摄

  风景如画、游人如织、店铺生意火爆、购销两旺……景区的广场上,伴随着高亢的巴人舞曲,身着鲜艳土家服饰的当地村民跳起了巴人舞,成为景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游客们饱尝了一顿丰厚的文化大餐……这是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开园以来随时可见的动人情景。

  从巴山大峡谷扶贫景区开园至2019年8月2日,已累计接待游客160.7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25亿元。到2020年景区将实现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以上。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按照国家5A级标准建设,建成后直接带动102个贫困村、9万多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辐射带动周边46万余人增收,推动宣汉县从四川贫困人口最多县转变成四川减贫人口最多县,为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组充满兴奋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决策者和建设者们许多鲜为人知的鲜活故事。

  远山的呼唤

  今天如此灿烂的的巴山大峡谷,它的前身名为“宣汉百里峡”。曾经的巴山大峡谷,山高谷深、壁立千仞,土地贫瘠,信息闭塞,被人戏称为宣汉的“外蒙古”。这里的村民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袄,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谷壳,“看见山、走一天”“看到屋、走到哭”“山高路陡石头多、世代住在穷窝窝、只靠肩挑手背磨、年年生活无着落”……这些在老百姓口中流传至今的顺口溜,是对巴山大峡谷村民过去生活最真实的写照。交通靠走、通讯靠吼,贫困和愚昧像浓雾一样笼罩着大山里淳朴的村民。

  1997年7月《人民日报》刊登了一位背着小孩、满脸苦涩的母亲的照片,照片下面这样写着:“住在荒山悬崖锁闭的山谷中,两年前,结婚没几天的丈夫就去山西挖煤了,留下22岁的她以及四壁空空的家和3亩零星山地,家里买火柴的钱都没有,唯一值钱的就是那张旧桌子下面堆着不够吃4个月的土豆”……新闻报道中引起全国轰动的贫困母亲,就是身在巴山大峡谷腹地的龙泉土家族乡的村民黄继美。

  穷得全国出名,但是这里却山清水秀、景点众多,旅游资源异常丰富。面对连绵起伏、雄奇险峻的群山,像黄继美一样的山里人却怎么也想不通,天天起早贪黑翻耕在这片土地上,却守着“金饽饽过着穷日子”,怎么也跳不出贫困的圈子,出路在哪里?幸福有多远?山里人在声嘶力竭地呐喊、呼唤……

达州市人大副主任、宣汉县委书记唐廷教,宣汉县委副书记、县长冯永刚百忙之中深入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调研 申浩伯 摄  达州市人大副主任、宣汉县委书记唐廷教,宣汉县委副书记、县长冯永刚百忙之中深入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调研 申浩伯 摄

  巴山大峡谷的贫穷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杨汝岱、谢世杰等省市县领导多次深入该地调研,地方党委政府也倾其所有,想尽千方百计的办法,想让山里人过上好日子。经过一届届政府的辛勤努力,纵向相比,日子好多了,可与外面的世界相比,仍然相差十万八千里。敢问路在何方?

  英明的抉择

  2014年,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2020年全国人民必须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彻底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数据显示,宣汉县2014年精准识别贫困村211个、贫困人口58521户20.94万人,贫困发生率19.21%。巴山大峡谷仅核心区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32个、贫困人口2.2万人。宣汉县是四川省脱贫人数最多的县。

  数据惊人,任务繁重。责任如山,使命光荣。如何完成党中央赋予的神圣使命,如何带领这一方贫困群众脱贫奔康、实现永续脱贫,县委、政府一班人在困境中苦苦思索……

  2014年7月初,时任宣汉县委副书记、县长,现任达州市人大副主任、宣汉县委书记的唐廷教了解到巴山大峡谷深藏富足的旅游资源,萌生了文旅扶贫的想法,试图为巴山大峡谷地区的贫困群众寻找一条长久的脱贫奔康之路。意识决定行动,他迅速安排县旅游局对百里峡进行旅游资源普查。7月底,唐廷教听了勘察汇报后,又责成县旅游局牵头,聘请专业单位对百里峡旅游资源进行普查。8月,县旅游局会同四川省地矿局开展了为期半年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当年底形成了《百里峡旅游资源普查报告》。

  为进一步掌握巴山大峡谷自然资源第一手资料,详细了解当地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生态保护等情况。2015年3月,唐廷教带领县四大家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徒步加骑马对巴山大峡谷景区黄连村轿顶堡(地名,巴山大峡谷最高峰)进行了调研;4月,又先后两次深入三墩、渡口、龙泉、漆树等乡镇调研巴山大峡谷综合开发,并爬山涉水深入巴山大峡谷景区核心地段——桃溪谷实地调研。每一次调研,虽然累得腰酸背痛,甚至被荆棘划得伤痕累累,但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峡谷美景让他们忘记了一切疲劳和苦痛,一次次增添了他们开发巴山大峡谷的信心和决心。6月,他再次带领四大家领导和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巴山大峡谷调研。那天,原本打算从火山口走完整个桃溪谷,结果途中突遇大雨冰雹,导致整个调研无法进行下去,直到晚上8点才回到渡口场镇。第二天,再次带领四大家领导从鱼泉河走进桃溪谷,将前一天未走完的路程走完。“当时很多地方没有路,走进峡谷就如钻进了原始丛林,荆棘丛生、山高林密,划破了皮,流干了汗,我们是用脚步一步步把景区量完的……很多地方手脚并用,稍不小心,就会葬身悬崖……”当时陪同调研的县旅游局长(现任江口水力发电集团党委书记、厂长)王盛辉现在回忆起来还心有余悸。

  调研显示:百里峡属喀斯特地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上可观岭脊峰丛、中可赏峡谷万壑、底可览凝湖丽质;有沿北纬30度少有的山地运动条件,极度适合山地运动;80%的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罗盘顶海拔2458米,适合高山避暑,最低的桃溪谷海拔452米,又适合漂流探幽。

  “旅游是一业兴、百业兴的‘朝阳’产业,旅游开发将带来信息流、文化流,带来山区经济发展的巨变,带来农村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改变。因此,我们要把旅游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坚定不移地推进旅游业精准扶贫,真正实现‘穷区变景区、景区变富区’,让山区群众守住绿水青山过上脱贫奔康的新生活。”唐廷教见解独到。

  通过这一次次调研,唐廷教对百里峡的生态资源有了底,更坚定了开发巴山大峡谷的初衷,找到了一条带领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最佳路径。经过县委常委会反复讨论研究,下定决心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统领,以巴山大峡谷旅游开发为龙头,以旅游产业的通道效应放大开发效果,以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层次,组团打造以龙泉、渡口、樊哙为核心的大景区,带动周边乡镇整体发展,实现开发扶贫的目标。

通往脱贫致富康庄大道的巴山大峡谷快速通道 王利 向海涛通往脱贫致富康庄大道的巴山大峡谷快速通道 王利 向海涛

  拼命的攻坚

  “我们要举全县之力,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和攻城拔寨的勇气,用最短的时间和最佳的效果尽快建成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走一条文旅扶贫的新路子……”面对资金、人力、技术等重重压力,唐廷教信心满满,对全县人民郑重承诺。

  能整合的资金、最优秀的人才、最先进的机械,都汇聚到了巴山大峡谷,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开发作为“开发扶贫”战略的主战场,成了全县的“头号工程”。

  誓言无声,行动作答。一场向贫困宣战的攻坚战由此拉开了序幕。2016年1月12日,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综合开发建设开工仪式在渡口土家族乡长路河坝举行,时任达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现任省人大副主任、达州市委书记的包惠出席仪式并下达开工令。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巴山大峡谷旅游扶贫综合开发项目纳入2017年四川省100个省级重点推进项目。

  全县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斗志高昂,向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建设发起了总攻。三年多来,在快速通道、景区内环线、渡口风情小镇、桑树坪巴人村部落等建设现场,上千名建设者天天抢晴战雨、攻坚克难,放弃了周末节假日,始终坚守在工作一线,快马加鞭推进建设进度。达州市人大副主任、县委书记唐廷教,县委副书记、县长冯永刚不管有多忙,坚持每半月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施工一线,现场解决问题,督促施工进度。21名县领导挂包74类134项目,逐一明确责任人,分解细化了建设任务,并按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各相关乡镇认真履行职责,主要负责人每周驻施工现场1—2天,解决具体问题,督促施工进度。组建了29支援建队伍,招募800余名工人,分别在14个施工项目(标段)实施作业,向项目建设发起最后冲刺,再次刷新了“宣汉速度”。

  在巴山大峡谷建设工地上,“轰隆轰隆”机器轰鸣,嘟哒嘟哒车来车往,叮当叮当不绝于耳,塔吊林立、焊花四溅,到处都是一片战天斗地的火热的劳动场面。“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最大的困难都要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干”“第一第一,永远第一,无人可敌!”“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鲜红的旗帜、战斗的场景、铮铮的誓言,在巴山大峡谷飘扬、拼搏、呐喊,随处可见!

  顺民心者昌。县委的英明抉择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大力支持,涌现了很多支持景区建设的感人故事。“大哥,辛苦了,来,喝点水、吃块西瓜,解解渴、润润喉。”2018年8月8日中午,骄阳似火,为如期完成施工任务,各施工队冒着30几度的高温作业。渡口土家族乡于氏吊锅楼老板于涛,将两件矿泉水、5个圆溜溜的西瓜送到渡口游客接待中心施工现场工人手中。

  人心齐,泰山移。巴山大峡谷建设仅用9个月就凿出大象溶洞,17个月建成内环线,24个月建成快速通道,28个月再现巴人风情小镇,景区从开工到建成仅用了31个月,2018年8月28日顺利完工,正式开园迎客。

原巴山大峡谷辖区边远群众贫困生活状况(张国述)原巴山大峡谷辖区边远群众贫困生活状况(张国述)

  大山的笑颜

  今天的巴山大峡谷,雄关变通途,高峡出平湖,穷区变景区,景区变富区,民宅变金宅,昔日土坨坨、今朝香饽饽,巴山大峡谷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巨变。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的建成运营,为宣汉县实现全县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客观基础,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造了可复制的样板,为消除返贫、永续发展创造了新的模式。如今,这里的村民已不再是先前的愁眉苦脸,一张张笑容写在脸上。

  昔日全国出名的贫困母亲黄继美,依靠扶贫贷款和技术、信息支持,抓住巴山大峡谷的扶贫开发良机,养起了山羊,喂起了小猪,还种植了一片地的药材。如今,从茅草屋搬到了钢筋水泥结构的小洋楼,过上了好日子。

  幸福的何止黄继美,巴山大峡谷的每一个村民都笑得合不拢嘴。“自从通了公路,我们的药材也能够卖出去了,家里四十多亩木香,每年能收入近2万元;养了二十多桶高山蜜蜂,每年能收入8000多元。”黄连村昔日的贫困户刘福太在心里算着账,脸上笑开了花。黄连村地处巴山大峡谷深处,既有天麻、厚朴、黄连等野生中药材,又有高山蜂蜜、土核桃、岩豆等天然土特产,以前因为交通的原因人迹罕至,好东西都被“困”住了,当地老百姓抱着金饽饽却过着穷日子。

  巴山大峡谷景区的开发给黄连村乃至整个景区辐射乡镇群众带来无限生机,短短三年多的时间,昔日全县最差最穷的地方嬗变成全县最富最美的地方。当地群众瞅准了巴山大峡谷景区开发的大好机遇,结合本村生态优势,发展中药材产业和乡村旅游,这些昔日烂在家里一文不值的的腊肉、土豆、岩豆、玉米等原生态的“土坨坨”,瞬间变成了餐桌上游客抢手的美味佳肴,村民的腰包也渐渐鼓起来了。

  “一辈子也没有想到,过去我们这些穷地方还成了景区,我一个泥腿子变成了老板……”谈及今天的幸福生活,漆树土家族乡朝阳村2组村民覃永见笑弯了腰,他扳起手指向笔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五一节期间,我7个房间爆满,腊猪脚、土鸡等土特产成了游客最爱吃的菜,几天下来收入了5000多元……很多游客临走时还买了很多腊猪脚、土鸡、蜂蜜等土特产……随着景区功能不断完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肯定还会好!”覃永见信心满满。

  “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的开发实实在在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给我们山里人带来了幸福生活,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景区呢喃山居负责人黄金美赞不绝口。

  峡谷幽云、岭脊峰丛、山水溶洞、天然食品……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通过文旅扶贫景区开发,变成了真金白银,让当地群众怀抱金锭呵呵笑,景区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变成了“票子”。

  (来源:宣汉宣传部 图文/张平 吴兴华)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