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正式回应社会各界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名单的四大质疑
全国39所中学获得北京大学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它们来自13个省区市,其中北京4所中学,江苏10所中学、湖南4所中学入选。人口大省四川、山东等省没有一校入选。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16日公布了这39所中学及其校长姓名进行公示。全国共有400余所中学递交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申请。名单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全国各界和媒体的广泛热议。媒体争论的热点主要围绕校长能否顶住来自领导、金钱的压力;校长是否具备了“伯乐”的能力和素养;选拔标准、程序如何形成;公示信息是否完整;学校评选标准、如何推荐学生;是否滋生腐败,是否公平;是否意味着歧视农村等方面。
昨天下午,北大招办负责人对部分质疑做出回应。
质疑1:为何包括四川在内的其他省区市一校没有?北京为什么仅4所中学入选?选拔标准是什么?
北大回应:由于是第一年试点,相关的制度和程序都还在摸索中,因此没有太多的名额,只能选择非常有限的省份和学校。评审专家认真审阅了中学及其校长的申请材料,综合考察了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最终确定入围学校名单。
质疑2:北大表示在选择学校时将考虑校长声誉等因素,未入选的学校是不是意味着遭到北大的否定?
北大回应:“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一个“增量”的尝试,它只是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一部分,不会让未入选的学校利益受损。由于试点学校数量非常有限,没入选也不代表中学办得不好。
质疑3:北京为何不能像江苏那样,减少每所学校的推荐名额,从而让更多的学校有推荐资质?
北大回应:因为江苏省各地的教育水平非常平均,所以江苏有10所中学获得推荐资质,但每所中学只能推荐一名学生。北京的教育相对集中,其获得的推荐名额总数也位居前列。
质疑4:北京入围的4所中学每年考入北大的学生已经很多了,为何不将推荐机会留给其他学校?
北大回应:“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精髓不在于让某个学校多几个学生考上北大或者某个学生降多少分录取。北大希望通过这项政策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使中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从而逐步影响乃至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状。
95%网友反对校长实名推荐
北大将在2010年自主招生中采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做法,竟引来一片骂声,人民网调查显示,95%网友担心,这只能为腐败提供土壤。专家分析,公众的担心折射出目前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公信力丧失,这是由“教育丑闻”不断导致的。但即便如此,本报在此呼吁,教育改革也不能因噎废食,停止探索。公众也应给予支持和建设性的意见,给予宽松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