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3日电 (记者 张浪)记者23日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日前,成都正式下发了《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预案》)。相较于2017年版预案,现行《预案》将重污染天气预警统一划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个等级,在取消蓝色预警的同时,在PM2.5基础上新增AQI作为分级条件,进一步调整完善预警分级标准。

  成都市大气办副主任旷良义当日介绍说,“根据历年启动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减排措施分析,每次黄色及以上级别的预警启动均对污染物浓度有明显削减,2017年启动10次预警,对全年PM2.5浓度削减幅度达2.9%;2018年启动8次预警,对全年PM2.5浓度削减幅度达1.8%左右,成功减少1天重度污染;2019年启动6次预警,对全年PM2.5浓度的削减幅度达1.5%,成功减少2天重度污染。”上述数据也表明,随着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启动应急预警的次数在逐年减少,成都市重污染天数从2017年的22天,2018年的6天,到2019年的首次全面消除,这当中必然离不开应急预案的重要支撑。

  旷良义表示,“经过近几年重污染应对工作的具体实践和总结、评估、分析,我们认为,精准预测预报、区域联防联控、差异化减排是防范重污染天气的有效措施,新《预案》正是吸收了这些精准化、差异化的管控措施,进一步提高了规范性、科学性、精准性和操作性。而且随着全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以后启动预警的次数也会逐步减少。”

  精准预测预报是防范重污染天气的重要支撑。尽管取消蓝色预警,提高了启动门槛,但有空气质量7日精准预测预报作为支撑,一旦预测未来有污染风险又达不到启动条件时,会及时发布空气质量预测和健康防护信息提示,同时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管控,最大限度减轻污染程度。

  区域联防联控是防范重污染天气的有效手段。综合分析成都平原经济区秋冬季污染情况,历次中度及以上污染均伴随区域污染过程,区域污染特征明显。在全省统一部署下,成都平原区各城市同步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在提前减排和区域协同的双重作用下,减缓了污染累积趋势,有效降低污染等级。成都市通过落实本地管控措施和区域协同减排,成功打赢了重污染天气防范阶段性阻击战。

  差异化减排是防范重污染天气的关键举措。在落实应急响应措施上,除了公众积极参与绿色低碳出行的减排贡献外,还在于落实对各类重点污染源的差异化减排措施。在这方面成都市坚持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编制重点行业企业““一厂一策”方案,并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落实重点工业企业环保绩效分级管理,对环保绩效水平高的企业实行绿色调度,对实现超低排放的工业企业实行豁免政策。对属于落后产能、环保绩效水平差、治理水平低的列入重污染天气应急限时轮产,并及时指导制定整改措施加大减排力度。

  “希望相关企业、建筑施工单位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广大市民主动参与到大气环境治理中,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通过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减排,共建共享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蓝天胜景!”旷良义倡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