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从成都发出的中欧班列,与重庆开始共同使用“成渝”标识,这标志着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中欧班列开启了融合发展。敏锐的投资者已经嗅到了融合带来的机遇——优势互补,差异化争取客户群。

  机遇又何止于此。如今,成渝两地积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融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奏好“生态区”、加速民生政策对接融合等一系列部署均有了实质性进展。融合的加速度就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度,唱好“双城记”,成渝绘出了加速协同融合的新风景。

  价值共创

  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融合

  成渝双城经济圈,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近期密集出台的两地融合框架已经给出思路。

  整合资源“做精”“做强”产业,川渝两地签下框架协议,双方将聚焦增强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形成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项目共促、政策共通、成果共享局面。同时,双发将联合争取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在成渝地区先行先试,更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科学中心等落地成渝地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级研究院所在成渝地区落户或简历分支机构。

  从招商合作工作的最新部署,也能看到两地“做精”“做强”产业的决心。目前,四川省经济合作局、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已签署产业协同招商战略合作协议书,川渝两地将围绕汽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等重点领域,研究产业协作的空间、重点、前景,谋划推动产业协作的机制、办法、平台。与此同时,川渝还将开展双向集群招商、产业链互补招商,联合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