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占道经营”这四个字的热度颇高,会场内的代表委员、会场外的小摊小贩纷纷挂在嘴边。孵化这项政策的城市——成都,以柔性执法、审慎包容的形象,又一次刷新了美誉度。中央文明办已明确表示,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此前提及“占道经营”,往往和“整治”“猫鼠游戏”这样的词语并列出现。如果说,成都这项政策的孵化有些“冒险”,那其取得的效果则可以用“突出”来形容。

  城市的主体是人。以“占道经营”为例,可以划分出城市治理者、小摊小贩和普通市民三个群体。跳出具体案例,循着过往痕迹,可以发现,三者各有渊源又和谐共鸣。

  于城市治理者而言,创新包容是一种意识。在成都,各种突破的举措随处可见,大到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小到放宽占道经营,细到在城市规划暗夜保护区……种种政策的出台,都基于城市治理者坚持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理念——以人为本,在生产和生活之间找寻平衡。

  于小摊小贩而言,自觉配合是一种习惯。其实允许占道经营,并不是毫无前提,诸如“街沿可以摆,马路不行”“垃圾要在指定区域”“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等要求一个不少。但执行下来,城市面貌和交通出行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是商家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不仅我要收拾好摆摊地,别人丢张纸我还要阻止”。彼此对规则的尊重之下,居民生活便利了,街巷活力也提升了。

  于普通市民而言,乐见其成是一种默契。街边小道上,一边是鲜花水果,一边是冰粉凉糕,没有谁比成都人更在意这种“烟火气”,也没有谁比成都人更乐意维护这种“小确幸”。走在街头不难看到,喝过的酒瓶、撸过的串串都规整摆在食客脚下,柴米油盐不减城市往昔颜值,反而多了平易近人的美。面对城市的弹性治理,市民总能寻到适合的位置、融入其中。

  两个多月来,占道经营可能引发的问题并没有出现,它呈现出来的是大众渴望的一面:激活了市场,带动了就业,撬动了消费。当人们扮演好各自的角色,遵守文明的规则,“马路经济”就成了城市文明的风景线。

  放眼世界,烟火气与国际范儿并不冲突。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法国巴黎的圣诞集市……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生动真实的日常场景,不仅让居民安逸闲适,也让游客流连忘返。

  成都是旅游城市,更是文明城市。自2009年1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成都已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这一城市荣誉,其实也体现在生活小细节中:车辆在斑马线前停下,等待行人经过;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秩序井然,人们小声说话;室内公共场合,几乎闻不到一丝烟味;路边小摊上,果皮纸屑都被妥善处置……

  于细微处见真章。市民文明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只是某项政策之力,而是内化于日积月累的行为过程中。城市文明素养的升华,也是在长期持续的引导下,抵达新的高度。

  拨开成都的烟火气,扑面而来的正是这座城市浓浓的文明素养。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评论员 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