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社区如何打造?

  生产制造、商业商务等为主

  以居住功能为辅

  产业社区的空间规模是1-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1万-5万人。根据《导则》,这一社区定位为位于产业功能区,以生产制造、创新研发、商业商务功能为主,居住功能为辅的社区。

  在产业社区的打造方面,要更加彰显“产业主题、核心功能”。立足社区产业发展,精准产业定位,筑强产业链,培育创新链。具体包括,结合产业功能区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精准确定细分领域重点产业方向;通过高新技术应用、跨界融合发展等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招引平台性机构、赋能性企业,强研发功能、补产业短板延长产业链条。

  要更加突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在这一方面,要遵循人本逻辑,鼓励功能复合、用地混合,推动产城一体化建设。具体包括,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等多种功能相互融合,职住平衡比例宜控制为30%-70%;推广新型产业用地、创新研发用地,细分其他商务用地,精准支持科技研发,产业孵化、总部经济等产业功能。

  要更加突出“开放共享、融合共生”。要突出场景营城治理路径,积极营造社区空间归属感。具体包括,要结合街巷、绿地等公共空间,提供技术交流展示等共享空间,开展学习、培训等创新交流活动;以生态空间、活力空间缝合生产生活空间,实现产业空间与社区空间的有机融合;结合产业主题植入建构筑物、小品、城市家具等,积极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凸显产业社区人文特色。

  要更加关注“产业人才、企业发展”。瞄准产业人才、属地企业需求,精准精细配套服务。具体包括按照不同产业人群个性需求,精准配置多类型商业服务、多层次生活配套服务,打造社区邻里中心;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完善生产服务功能,构建现代化产业配套服务平台。

  要更加强调“多方参与、多维推进”。推动政府、社区、企业多方联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乡村社区如何打造?

  生态融合、多业融合

  还要服务均等

  根据基底特征和用地类型,乡村社区分为平坝型社区和山地丘陵型社区。空间规模为,平坝型3-5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型10平方公里。乡村社区的人口规模为0.5万-1万人。

  根据《导则》,乡村社区的建设要体现“生态融合、聚散相宜”。保持乡村良好生境肌理,营造自然有机、适度集散的空间聚落形态。

  要体现“诗意栖居、自然之美”。充分尊重乡村的生态环境,构建彰显地域特色的自然乡村景观。

  要体现“以农为本,多业融合”。以城乡融合发展单元为整体,推动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要体现“城乡融合、服务均等”。推动城乡公共服务标准统一,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要体现“乡贤文化、乡俗特色”。积极挖掘并展示乡贤民俗,凸显乡村社区文化特色。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钟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