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好的日子,往西看,远处的雪山清晰可见;往东走,丹景台上人山人海。这些美好的景象和脚下的湿地公园、身边的山川湖泊、入目的秀丽风光一起,成就了一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以公园城市为理想目标,成都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经济总量跃升至全国城市第7位,GaWc全球城市排名拉升至全球第59位。

  抽象的数据具象成现实的生活,最为震撼的,莫过于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大考中,成都凭借公园城市的生态优势、治理效能和活力韧性,成为全国感染率最低、活力秩序恢复最好的城市之一;更为贴切的,无外乎不断出现的城市绿色生态景点,穿行未来感十足的莫比乌斯环五岔子大桥,流连鸟飞鱼翔的青龙湖公园,夜游具有历史气息又有时代意义的锦江,翻越城市的绿心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行走唐宋茶马古驿蒲江明月村……

  在建设公园城市的路径里,城市空间的每一种新构架,每一个新符号,都成了市民生活的一个切片,凝聚成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对一座城市的认同感。

  何以公园城市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因为坚守着城市的初心——让生活更美好。

  向美好生活迈进,公园城市是最好的载体。

  亚里士多德曾言,人们为了生活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美好生活作为城市最具吸引力的一面,成了不懈努力的目标。

  过往的岁月里,古蜀先民以其对山水人居要素的综合驾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筑城智慧,成就了一座具有4500年文明史、2300年建城史的天府之国。进入工业文明时代,高歌猛进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成长的烦恼”,大城市病与美好生活背道而驰。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成都必须大胆破题,回应市民的美好生活向往,探索一条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城市发展道路。

  将时钟拨回到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以此为起点,成都接连成立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设立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创办公园城市论坛,一系列举措,是为了在公园城市理念的总纲下,和名家大咖一起畅想未来城市理想形态,深入探讨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实践路径。见微知著,城市里最为日常的生活,最为寻常的变化,背后是公园城市理念推动下成都规划理念、发展方式、营城路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的显现。

  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科学构想,实践验证。“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推动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回归生活导向”这一句话,变成了一幅市民搭乘18号线地铁,到金融城成就事业,看三岔湖波光粼粼,上丹景台举目远眺,一起奔赴更美好生活景象的生动图景。

  向未来之城进击,公园城市是理想的模样。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公园城市是未来城市的理想模样。公园城市,不仅解决当下问题,更着眼于未来。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示范”之意,进一步将未来概念凸显。城市的万千美好,孕育于自然天成,离不开有序规划。未来城市不能凭空想象,要在城市自然生长和有序发展间寻求最大的平衡。因而,建设公园城市,要在成都最为自然的“肌底”之上,进行精心设计和科学规划的“修饰”。

  以绿色为底色、以山水为景观、以绿道为脉络,以人文为特质、以街区为基础的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新型城市形态,是成都构建公园城市的未来模样。具体而言,则是“青山绿道蓝网”相呼应的公园城市空间形态、“轨道公交慢行”相融合的公园城市运行动脉、“生产生活生态”相统筹的公园城市发展空间、“巴适安逸和美”为特征的公园城市社区场景、“开放创新文化”相协调的公园城市发展动能。五个维度,五个概念,囊括公园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规划与设计,不仅直面城市有机生命体的多元性、复杂性,更将“人”作为城市的主体,回应新时代人居环境需求,塑造城市竞争优势。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公园城市,就是成都最大的抱负和雄心。今天,成都借破解自身发展难题之契机,以公园城市为发展目标,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就是以空间换时间,让未来成为现在,追逐诗与远方。

  在公园城市的规划里,看得到未来城市的理想模样,找得到城市发展的内生逻辑,更照得见成都为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等目标的城市“初心”。

  红星新闻评论员 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