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百年大计”之局
6月上旬,一群特殊“客人”走进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体验流程、感受出行后,他们给出评价结果: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一次性通过行业总验。
对于这样的结果,建设者们并不意外。毕竟,这座自立项之日起便备受各方关注的机场,已经拥有太多“头衔”:国家“十三五”时期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机场、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投用的最大民用机场、全国首个一次性建设两座航站楼的机场、中国西部最大的民航枢纽机场、中国西部唯一拥有“智慧”4F级跑道的国际机场……
“在中国西部建设这样一座顶级机场,是中国民航事业的标志性事件。”看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即将投运的消息,有外媒如此评价。
民航市场的活跃度,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开放程度的体现。
1995年,成都双流机场获批更名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此后,成都民用航空运输业蓬勃发展。
2004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在中西部率先突破1000万人次。最近十年来,这一数字平均每3年就迈上一个千万级台阶。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2020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仍居全国第二。
年旅客吞吐量逼近6000万人次大关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跻身全球最繁忙的十大机场之一,客流量已超过现有两座航站楼设计标准。
快速发展的四川,人们出行的需求需要被满足,发展的渴望更需要有支撑。
早在2006年左右,四川就提出:再建一座新机场。2011年,四川正式启动成都新机场选址工作。
不仅要建一座新机场,更要定位于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一座“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新机场——2016年5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这样的目标一直贯穿于机场规划建设全过程。
2021年1月4日,元旦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书记彭清华带队前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调研。据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4月至今,彭清华曾六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一线,或仔细察看建设进度、听取情况汇报,或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这是一项事关四川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对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给予厚望。
百年大计,需要高起点谋划。
建新机场,首要选址。
因空域、地理条件之限,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发展受困。为此,四川把“空域优先”作为选址的首选条件。9个备选点位去除了7个,在“二选一”的最终PK中,摒弃空域受干扰更多的金堂平桥,而选择了简阳芦葭。
这一“避让”,为天府、双流两个机场的空域资料高效利用,留下更充足的空间。民航西南管理局在成都进近管制区,构建起“八进八出”的飞行运行模式,能充分满足2025年天府、双流“两场”年1亿人次旅客吞吐量和70万起降架次的需求。
在国内,建机场通常建一座航站楼,当旅客多了、容量不够,就再建航站楼。久而久之,为了满足在一个航站楼里实现中转、换乘,航站楼单体建筑越来越大,旅客乘机的步行距离也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