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红霞 成都观察 杨柳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千百年来成都平原以富饶著称,富饶背后孕育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9月19日,从农民丰收节主场馆出发,沿成新蒲快速路向南,经宝墩路向西行,川观新闻记者就到了本次丰收节的分会场探馆——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

  考古工作站旁是大片的稻田,四座仿古民居造型的建筑伫立其间,其中三座为考古工作站,一座为宝墩遗址展馆。

  宝墩遗址作为成都平原目前发现最早的稻作文明发源地和城市文明起源地,是成都平原迈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古蜀文明和中华文明史的重要实证,“三千年成都看金沙,五千年成都看宝墩。”由此而来。

  展馆工作人员郭俊笑着说:“‘墩’的意思是土堆,‘宝墩’就是有宝贝的土堆。”金色的麦浪下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宝贝”?川观新闻记者走进宝墩遗址,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穿越千年探寻“天府之根”

  宝墩古城遗址距今约4500年,城址面积约276万平方米,是成都平原发现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

  进入宝墩遗址展馆,首先看到的是墙上“天府之根”四个大字。展馆工作人员郭俊介绍道:“其实‘天府之根’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代表植物的根茎,意为宝墩是成都平原目前最早发现种植水稻的地方;另一层是根源的意思,代表成都平原文明的起源。”

  那么,作为古蜀根脉,宝墩文化从哪里来?其实,宝墩文化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两个方向,一个是西北方向的马家窑文化,另一个就是长江中下游的屈家岭文化。

  距今5000年左右,北方的马家窑文化进入岷江上游,最具代表的是营盘山文化。而在同时期的南方沿海地区,海平面的持续上升使得长江中下游先民沿长江上溯,最终在岷江上游定居。

  郭俊说:“宝墩文化融合了南北方的文化,作为长江上游唯一的一个点,中国先民向着多元一体的道路逐步探索。”

  生长滋长,孕育成都平原

  现在的宝墩以前叫孟获城,当地的农户在田间劳作的时候发现了许多“直角转角”的土墩,就传说这里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

  2009年,宝墩遗址被列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随着挖掘的逐年推进,新的发掘成果不断涌现,在2020年至2021年间,外城、鼓墩子、水稻田相继被发现。

  在考古工作中,宝墩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泥制灰白陶,而这种灰白陶,在三星堆的最下层也发现过。考古学家通过碳十四测年和文物比对,考古学家基本确定了宝墩遗址是距今4500年前的史前城址。根据这一发现,考古学家陆续确认了都江堰芒城、郫县古城等8个城址。

  除了灰白陶,宝墩遗址还出土了植物碳化种子中主要有水稻、粟、豇豆等,其中稻谷数量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水稻已经成了宝墩先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由于河流改道,整个古城在存续了300-400年之后被河流冲毁。随后这支人群开始往东迁徙,来到了三星堆地区。开始在三星堆定居,并且不断发展出高度发达的青铜器文明。三星堆古城在几百年后也遭到了废弃,族群开始迁往金沙。

  从宝墩遗址到三星堆遗址再到金沙遗址,考古学家梳理一条完整且清晰的古蜀文明发展序列,而宝墩文化则是目前整个古蜀文化的源头。

  脱胎换骨,打造现代农业

  如今的宝墩镇,早已成为中国天府农博园天府农耕文明传播的重要承载区和四川省主要粮食生产基地。

近年来,宝墩镇依托天府农博园优质粮油产业腹地之势,聚集了中伦农业、迎先粮油等30余家农业产业企业。

  其中,中国化工集团与宝墩粮油合作社共同打造了中化现代农业新津技术服务中心。截止目前,中心为新津区域内2万余亩种植户提供了技术服务保障以及优质水稻小麦品种,帮助农户增产增收10%-15%。

  同时,宝墩镇还积极与中科院合作,建立糯小麦、五彩油菜新品选育种植实验区和衍生品开发中心,带动全镇产业、社区、品牌以及区域价值协同发展,擦亮天府农博“金字招牌”。

  在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的外围,郭俊指着稻田上的土包说:“这就是宝墩古城的城墙!”4500年前,古蜀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筑城、耕种、生活。岁月的风沙抹不平历史的印记,风吹麦浪,土墩骄傲地屹立于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