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不止步”

  着眼共建共治共享 全力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今年9月,成都市发起“守护无疫小区,我来献一招”活动,寻找小区物业、居民、志愿者共同守护“无疫小区”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活动中,彭州市《民情一本通》手册引起了各方关注。

  据悉,这本手册的诞生,源自彭州市天彭街道朝阳中路社区的创新实践。该社区党委书记简小莉介绍:“依靠微网格员,我们把前期搜集的人员基础情况、便民服务资源、家庭需求等基础信息进行整理汇集,编制《民情一本通》,在疫情防控期间,这本手册成为社区的工作指南,进一步便利了微网格员开展具体工作。”

  这是彭州市落地落实“微网实格”治理机制的举措之一。今年以来,成都在全市统筹推进深化党建引领社区“微网实格”治理机制,彭州市随之采取了系列行动:以单个微网格直接联系30户—100户居民的参考标准,结合人员分布、地域类型等,因地制宜划分微网格6021个,延伸了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触角,并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微网实格”在重要时段、重大事项、重点工作中的作用,激发多元参与。

  近年来,经过系统性、整体性、全域性的推动,彭州市的基层治理理念深入人心、体制机制日趋成熟、实践探索推陈出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成效初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初步显现——

  以信任治理为“魂”,构建社区生活共同体。彭州市开展“信任互助银行”试点,围绕“小区治理”“乡村振兴”“社区商业”主题,以“信义贝”为价值估量,建立信任“生产—执行—支持—激励”全流程体系。依托线下“信任驿站”和线上“信任互助社”兑换平台,推动呈现出城乡互动、社会筹集、企业公益等6大场景。截至目前,天彭街道“东林里”、通济镇“爸妈食堂”等16个试点项目,发布712个活动,有效盘活了社区资源,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熟人社区、友人社会加速呈现。

  以韧性治理为“形”,构建社区安全共同体。健全“平战结合”的社区应急治理体系,以社区疫情防控、社区燃气安全等为切入口,通过就地转换、定点下沉等方式组建社区应急治理队伍12736人,形成“准备—响应—处置—恢复”应急处灾闭环。在国内首发“五社联动”社区疫情防控实务指引框架,从严从实开展社区常态化排查、重点人员管控服务等,社区组织动员能力、居民应急响应速度大幅提升。同时,依托四川省应急管理学院等,启动社区应急治理学院筹建,着力提升社区应急治理软实力。

  以绿色治理为“势”,构建社区行动共同体。彭州市以“人人可参与的近零碳社区行动”为方向,结合基层实践经验、专家意见建议、居民群众实际,编制并发布《近零碳社区个人行为倡导手册》,从家庭生活、购物消费、公共生活、工作学习、公共出行以及其他方面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拥抱“零碳”生活。让现在的“近零碳”与以往的“我们想要的美好生活”链接起来,增强近零碳在生活中的可执行性,引导居民形成简约适度、节能环保的普遍自觉。这是彭州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落地行动,也是倡导绿色消费,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社区实践。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站在全新的起点之上,彭州社治将以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指引,奋力推进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成势见效!

广告

这里的新闻油爆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大四川(sina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