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排水廊道示意图。新京报制图 赵斌大佛排水廊道示意图。新京报制图 赵斌

  那么如何知晓这些廊道便是古人的巧妙设计呢?彭学艺指出,在廊道底部,可发现廊道是往山体倾斜的,这也就相应形成了一条排水的水沟,“在雨水丰沛期,你会发现它总是湿漉漉的,而就算到了秋冬,雨水渐少,沟里也相对潮湿。”此外,彭学艺谈道,在排水廊道靠近山体的一侧,还多存在1厘米-2厘米不等的钙化物,而靠近佛身的一侧则相对干燥,“所以我们判断这个廊道的存在是为了解决山体渗水的问题。”

  用于遮盖佛身的大像阁被毁

  清代诗人王士祯在咏颂乐山大佛时,曾写到“泉从古佛髻中流”,是形容在雨天时,顺着大佛发髻中的沟壑顺流而下的雨水。而在大佛头部的18层螺髻中,也确实在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但彭学艺指出,虽然发髻中的沟壑同为排水系统的一部分,但经考察并非与大佛同期建设。

大佛头部螺髻排水沟示意图。新京报制图 赵斌大佛头部螺髻排水沟示意图。新京报制图 赵斌

  即便在降雨时,排水廊道也能排出山体的渗水,但在专业学者角度来看,排水廊道终究不是为了汛期抵抗降雨而造。“因为古人为了阻断降雨对佛身的影响,其实是另有设计的。”

  古人设计建造乐山大佛,并非只为一时考虑,许多设计更是为千百年之后做打算。彭学艺所指的即为大像阁,本为罩护大佛的阁楼。“古代的大像阁从头到足遮盖大佛,避免了乐山大佛遭受日晒雨淋,而排水廊道则能解决山体渗水,二者各司其职,解决不同层面的问题,达成了保护大佛的目标。”

  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的游客对“大像阁”并没有任何印象,因为作为木质遮盖物,它并没有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许多专家推测它毁于宋元之战。但游客如果注意观察,还能看到佛像两侧仍保留着许多大像阁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