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会江 杨立 四川在线记者 寇敏芳

  宜宾高县发现罕见“桫椤海”

  日前,记者从省地矿局获悉,历时近两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圆满收官,“五维合一”系列普查成果在成都顺利通过省级评审,分别查清全省文化资源300余万处、旅游资源约25万处。

  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旅游学会等单位和组织的专家对普查系列成果进行了认真评审。

  据了解,“五维合一”即《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标准体系》《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手册》《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四川省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指南》、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云平台。本次普查基本摸清了全省文化旅游资源家底,其中,文化资源共六大类3057417处,包括文物(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古籍、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馆藏品、传统器乐乐种、地方戏曲种等,旅游资源八大类245612处,包括历史遗迹、建筑与设施、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旅游购品、人文活动、天象与气候景观等。

  古蔺溶洞发现“三鱼共头”岩画

  专家们一致认为:本次普查工程浩大、组织科学有序;普查成果丰硕,全面系统合理;普查创新探索,示范引领效应突出。“五维合一”的普查系列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为科学保护管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政府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撑。

  我省是全国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试点省,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徐海军表示,四川高质量完成了普查工作,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效应,为全国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打造了“四川样板”,贡献了“四川力量”。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游勇表示,下一步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好、宣传好、谋划好、转化运用好“五维合一”的普查成果;编制“十四五”文旅规划、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规划、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等系列规划;加快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促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

  本次普查工作由省文旅厅牵头,省地矿局承担具体业务工作,即全省文化旅游资源普查的技术总包和外业指导工作两项任务。自普查工作启动以来,组织了22家单位,总计约1000名外业工程师投入其中,在省外业工作组的统筹协调下,他们深入普查一线指导,为普查工作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基础。

  省地矿局副局长李成冰表示,下一步要共同做好普查成果的总结、优质资源宣传推广和孵化的“后半篇”文章;同时,他建议,紧密结合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精准划定靶区;开展重要战略区、重点资源富集区、重要景观走廊(带)以及地学研学等重要文旅资源的专项调查、潜力评估和开发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