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造”玉琮现身金沙

  这件出现在金沙的玉琮共有十节,高22.2厘米。

  玉琮呈翠绿色,质地晶莹剔透,表面打磨平滑光润,器物制作十分规整,整器内外抛光。在博物馆展厅灯光下,散发出温润的光泽。

  凑近了看,玉琮每一节的转弯处,可以看到神面纹的装饰,与良渚出土的玉琮装饰一模一样。

  最珍贵的是,这件玉琮其中一个转角的正中,还雕刻了一个人形符号:人是兽首、戴着长长的冠饰。双手平举、长袖飘逸、袖上还有羽毛形装饰。双脚叉开,仿佛正在舞蹈。专家表示,这可能就是当时祭祀场面的再现,而这个人的身份或者是氏族的祖先神,或者是带领氏族成员祈福或驱邪的大巫师。

  王方说,这个符号,过去在良渚文化的其它器物中也有相似的图案,然而在古蜀出土的玉器中,却是首次发现。把这件玉琮和金沙出土的所有玉器放在一起,发现它加工的纹饰、造型的特点和玉质,都不是金沙自身的。

  王方说,金沙出土的玉器主要材质应该来自汶川的龙溪玉,内部多为白、灰、浅黄色。但这件玉琮比金沙的玉器密度和硬度都高,而且颜色也和上海、苏州等地区出土的良渚玉器一样,呈现青绿色。

  “从种种迹象来看,这件十节玉琮不是金沙的作品。”王方说,在良渚文化早期,它的玉琮较矮,并不分节;在晚期的时候,玉琮才出现了分节,最高的可以达到40多节,“所以,这件玉琮,应该是良渚文化中距今4500年前后的作品。”此后,可能是因为战争,也可能是因为人群和迁徙,或者是通过婚姻等原因来到了蜀地。

  在跨越1000多年的时空,这件玉琮的纹饰已经磨得比较模糊,并且能看到油浸等污秽的痕迹。在距今3000年左右,玉琮到了古蜀王手上,也成了他的宝贝。在一次盛大的祭祀中,玉琮被埋在了地下,献给了神灵。直到三千年后,世人才再一次目睹到了它令人眩目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