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从难觅幼仔粪便到不见幼仔踪影

  “20年前就没发现幼仔粪便,现在野外红外镜头也没发现幼仔踪影,我很担忧,期待即将开展的第五次大熊猫普查会有好消息。”廖亮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行在山林里。

  作为九顶山自然保护区绵竹管理站站长,廖亮日常巡护在最高峰海拔达4989米的四川省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内。这里地处岷山南麓,植被繁密,是大熊猫九顶山小种群的核心栖息地。

  每十年一次的大熊猫调查,目的是摸清大熊猫野外种群、栖息地、同域分布动物、干扰因素等情况。2000年,毕业不久的廖亮被选拔参加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分到了动物调查组。

  卧龙、雅安、凉山、汶川、松潘、九寨沟、平武、北川……廖亮记得,自己在每个调查地要待上一周,每位队员要独自在分配的4平方公里范围内展开地毯式搜索。

  2001年夏天,廖亮和调查队员进入位于绵竹、什邡的九顶山区域。当上到海拔2100米,翻过名为“大杉树”的山梁,他兴奋得瞪大了双眼,这里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大熊猫粪便,里面充满未消化的竹纤维。这些发现证明,绵竹确实存在野生大熊猫。他如获至宝,轻轻拿起一块,凑到鼻前一闻,有一种竹子特有的清香。他将一块大熊猫“便便”带回了家,珍藏至今。

  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延续了上一次成熟的技术和方法,同时在调查内容和手段等方面有所创新,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但长期从事大熊猫保护的张小全、岳碧松、冉江洪等多位专家指出,第三次和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大熊猫九顶山小种群仅有35只,其生活半径在收缩。一些曾经发现过大熊猫粪便的地方,如今没有了大熊猫生活的痕迹。

  B 岷江隔断大熊猫的“通婚”之路

  九顶山区域,以连绵九座顶峰相连而得名,处在岷山山系龙门山脉的中部,生态环境总体良好,大熊猫得以繁衍至今。

  受地理限制,九顶山小种群被岷江隔断。东岸的岷山山系种群和西岸的邛崃山系种群没有基因交流,被局限在狭长褶皱的龙门山脉廊道里。龙门山脉处于断裂带,“5·12”汶川大地震和“8·13”绵竹特大泥石流,均对当地造成了极大生态破坏。山体裸露,山体变形,“滚滚”们心惊胆战,廊道几乎成为孤岛。

  这里还存在人类的生存发展方式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绵竹是中国四大磷矿基地之一,磷化工产业曾占当地工业税收的43%,解决3万人的就业,间接带动十万人的生计。成立于1999年的九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16.4平方公里,在绵竹管辖范围的368平方公里内,有探矿权、采矿权的主体共46个,其中相当部分属于当地乡镇和村组集体。

  因此,改善这里的生态,既要改变自然因素,也要改变人为因素。

  “下这个决心太难了!”绵竹农民矿主田建平说,自己2016年花了大半辈子积蓄,投入9000余万元取得合法矿权。为保护大熊猫生存的生态环境,2018年主动把未到期的10口矿全部关闭。相关部门介绍,绵竹市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开采矿井全部封停,共封闭矿井243口,生态复绿10.4万平方米。十万吃矿产饭的老百姓,也全部转型。

  在绵竹市清平镇盐井村,村民付若强的院子里有幢两层小楼。从2017年开始,他滚动投资10多万元,开办了有6个标间的民宿。清平镇周围山上的村民,在汶川大地震后全部搬迁集中到场镇居住。他们利用自家的房屋搞起了农家乐,当地政府则投资进行风貌打造和推介,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以期实现“熊猫山上住,人在山下游,远眺想熊猫,低头烤烧烤”。

  C 改变“哪里大熊猫多、哪里投入就多”的思维

  据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管理分局负责人介绍,随着各类保护措施的推进,九顶山区域的地表森林植被和动物种群逐渐恢复,特别是林下地表植被恢复最快,自然生态系统在向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趋近。

  从2018年开始,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内开始安装用于监测的红外相机。2019年4月,首次拍摄到大熊猫野外活动画面;2020年5月,又再次发现了野生大熊猫的活动踪迹。

  遗憾的是,这两次红外相机里都没有大熊猫幼仔的踪影。

  专家介绍,野生大熊猫种群并非一个连续分布的整体,而是形成33个局域种群分散在六大山系中。栖息地破碎、地理隔离,导致小种群间个体交流困难、种群遗传质量下降,甚至局部区域因数量极少而面临灭绝。

  大熊猫一胎产1至2仔,野外条件下往往仅抚育1仔。母兽在幼仔一岁半左右驱赶幼仔离去,再重新进入繁殖状态。一般两年才有一代,种群代际更替周期较长。一个野生大熊猫种群,如果长时间都没有幼仔,那么对大熊猫有限的生命来说,可能意味着“灭顶之灾”。

  专家指出,大熊猫九顶山小种群已经到了保护的关键时刻,该小种群基因交流的廊道制约较明显,对其生存所需的主食竹面积和质量的提升存在困难。

  “要紧急救助,就需要实施大熊猫栖息地恢复扩大工程,改善廊道环境,实施大熊猫野外放归实验,逐步实现基因交流和扩大种群。”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齐敦武说。

  “要改变哪里大熊猫多、哪里投入就多的思维,要把资金、科研投入到最紧急的地方,哪里大熊猫种群最危急就投向哪里!”一位专家表示。新华社记者易艳刚谢佼张博令

  (据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