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傍晚到7月16日白天,我市普降大雨,其中石棉部分地方有暴雨,个别地方降雨量超过100mm。我市大部分流域山洪气象风险等级为Ⅲ级(风险较高),大渡河流域山洪气象风险等级为Ⅱ级(风险高)。此刻,大渡河畔的石棉县回隆镇福龙村,遭受着暴雨威胁。

  险情就是命令,责任就是使命。

群众在安置点内吃方便面群众在安置点内吃方便面

  7月15日下午,接到预警后,石棉县回隆镇党委政府立即组织安排转移受暴雨威胁的群众,前往回隆镇福龙村应急避险常备安置点。当日,石棉县回隆镇共转移楠桠村养鸡场沟和西充沟37人,福龙村石龙沟100人,共计137人。在临时党支部和自管委精心安排下,转移群众在安置点有序、舒适入住,安置点也得到转移群众一致好评。

  回隆镇福龙村应急避险常备安置点的建立,是石棉县回隆镇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该应急避险常备安置点,距石棉县城17公里,主要用于安置回隆镇石龙沟山洪泥石流隐患影响区、养鸡场沟泥石流隐患影响区、西充沟泥石流隐患影响区,以及近邻栗子坪彝族乡西冲村姚河坝片区山洪地灾隐患点受威胁群众。

  提前准备

  满足汛期转移安置需求

  “这个地方是我们的应急避险常备安置点,灾害到来时,我们就要住在这里了。”7月15日晚上,不少群众在位于石棉县回隆镇福龙村五组的应急避险常备安置点里交流着。“把村民们安置在这里,我们才能长舒一口气!”回隆镇人大代表龚云芳,在听到村民们的交谈后说。

  “我们对这里很熟悉,在去年7月至9月汛期,我们先后曾在这里住过10余次!”在回隆镇福龙村应急避险常备安置点里,村民们表示,这里交通方便,各项设施也很到位。

  作为镇人大代表、福龙村妇联主席的龚云芳,在去年7月汛期来临时,就和回隆镇的镇村党员干部一起,先后10余次将附近涉险村民迅速安全转移和安置到此,最多一次转移和安置了300余名当地群众。   

  该安置点是原擦罗乡政府所在地,现有回隆镇福龙便民服务站、擦罗卫生院、农村信用社站点等公共服务设施,紧邻国道108线,交通优势明显,群众转移便利。此外,福龙村还是红军长征时经过之地,红军曾在此驻扎,留下了许多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

  针对近日出现的连续强降雨天气,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今年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回隆镇党委政府提前谋划,早在汛期前就将回隆镇福龙村应急避险常备安置点的准备工作做到实处,如检查房屋安全、准备床位等,努力为当地群众准备好安全又舒适的安置点。

  该安置点的房屋结构安全,硬件设施完备,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水电设施齐全,拥有房间43间,床位502个,最多能容纳500余人避险安置,同时拥有4000平方米活动广场,能满足临时扩面转移安置需求。

  据介绍,该安置点设置了物资储备室3间,建立完善了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建立物资进出库台账,落实专人管理;常备棉被500床、医疗救护包24个、帐篷20顶、彩条布25件、雨衣雨鞋60套、强光照明设备5套、发电机1台,确保群众避得出、安得下、有保障。

  规范管理

  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书,也可以看电影、电视……”曾在这里住过十余次的一位村民说,此地虽是汛期时的临时住处,但居住起来很舒心。    

  在该安置点内可以看到,墙上有精心设计制作的“禁止翻越、安全出口”等警示标识标牌50余套,并张贴在醒目位置,有效发挥着提醒提示作用。安置点里的住宿设施,也是参照酒店管理模式,住宿寝室安装了高低床位,并有统一编号。

  “在常备安置点为群众提供舒心服务,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回隆镇相关负责人说,回隆镇完善了人员应急避险转移机制体系,成立常备安置点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班子成员任小组成员,健全和完善了领导小组内设机构,不断压实工作职责。构建了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联系村负责人、包村和村组干部、室长4级管理责任体系和辖区卫生院、派出所联动管理机制,全过程落实管理责任。

  该安置点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领导群众自管委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和群众自治作用,压实镇村组干部、党员、自管委成员、寝室长工作责任,实现共建、共享、共治,确保群众转移避险工作科学有序、规范高效。同时,科学制定值班值守制度,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宿舍管理、疫情防控等方面也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确保群众转移避险工作科学有序、高效规范。采用人性化服务,规范了一套安置流程。在转移前,对集中和投亲靠友安置进行摸排,根据摸排数据提前分配安置房间,转移时按已分配房间办理入住;针对老弱病残群众落实“一对一”帮扶转移措施,在底楼靠厕所设置房间3个统一安置,提供24小时服务管理。

  “不仅防汛工作是24小时值班,在当地群众安置到此时,我们也是24时小时值班。”龚云芳说,她作为宿舍管理人员,随时为转移安置的群众提供宿管等方面的服务,确保当地群众安全度汛。 

  该安置点还设置了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配齐各类书籍2000余册,移动电影播放设备一套,购置围棋、象棋、羽毛球拍等文体用品,组织群众开展观影、达体舞等活动,满足群众精神体育文化需求;按照“1+1+N”(常备避险安置点、“五防两保”宣传点和劳动技能培训点、民生服务代办点、农民工服务点、留守儿童之家等)思路,融合避险安置、党史教育、政策宣教、技能培训等服务功能,力争为群众提供最大便利服务,多元化发挥安置点作用,满足避险群众精神体育文化需求。

  该安置点还与周边商店建立生活物资代储机制,指定周边商店储备矿泉水、方便面、面包等干粮物资以及卫生清洁物资,满足避险群众日常生活需要。   

  本报记者 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