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又是一年秋收季节。此时此刻,蜀乡沃野一片热气腾腾。多年来,秋粮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8成以上,是四川稳定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今年的秋粮收成如何?为稳定粮食生产,四川又做了哪些新探索?即日起,请跟随四川在线记者视角,开始“川粮秋收探一线“。
[消息]
总面积突破3300万亩
四川四成以上秋粮实现颗粒归仓
四川在线记者 王成栋
处暑之后,秋收大幕全面拉开。截至8月30日,全省已收获秋粮近3300万亩,超过应收面积的40%。这是记者8月30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今年四川秋粮收获进度中获悉的。

从区域来看,川南地区和攀西地区的秋粮收获已进入扫尾阶段。成都平原、川北等地也将在接下半个左右时间陆续进入收获高峰时段。而从农作物种类来看,全省已收获玉米1950余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七成以上。其中,春玉米已全部收获完毕。另一秋粮主要作物水稻已有1330万亩左右已实现颗粒归仓,占总播种面积的四成左右。
整体来看,当前四川秋粮收获速度与往年基本持平。不过,受近期全省多地持续连阴雨影响,过去一周四川秋粮收获速度放缓。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提醒,接下来一段时间全省大部有望迎来晴好天气,各地要根据在田秋粮生长情况合理安排收获工作。
产量方面,得益于今夏旱涝灾害、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今年我省水稻、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好于往年,且成灾面积少于多年平均值。此外,在加速收获的在田秋粮的同时,我省还在川南泸州、宜宾等地扩大再生稻等晚秋粮生产。据了解,今年四川蓄留再生稻(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可再收一季)面积约500万亩,超过多年平均。根据当前长势来看,今年我省再生稻每亩可产稻谷100公斤以上。
秋粮是指大春播栽的粮食作物,四川以水稻、玉米等为主,因其成熟期为秋季,故名。多年来,秋粮占四川粮食总产量八成以上,是四川确保“米袋子”安全的主力军。
[行走]
首次收获!
种在城市绿道里的水稻即将开镰
四川在线记者 王成栋 寇敏芳 摄影报道
8月25日,一场秋雨后,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一侧的温江区永宁街道天王社区的色彩更加分明。机耕道两旁,一边是仍然碧绿的景观树木,一边是泛黄的玉米地和稻田。
玉米发黄,稻穗低垂。最多再过两周,天王社区外的两百多亩农田就将开镰。这也是成都环城生态区(成都天府绿道一部分)内首次收获的秋粮。
在城市绿道内种粮食,是占地133平方公里成都环城生态区规划的一部分。今年大春,包括天王社区在内的2万余亩耕地,首次种上了水稻、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那么,绿道里种粮食有什么讲究?又有什么考量?
这里的新闻油爆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大四川(sinasc)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