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响天气曾经立下赫赫战功

  举两个真实案例。

  2021年1月春季,川西地区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应四川省委、省政府要求,省人影办紧急协调增雨作业飞机进驻西昌机场,与凉山州地面作业力量开展地、空联合增雨作业,为扑救森林火灾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7月涪江污染事件发生后,四川省连续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涪江沿岸雨量增大,涪江遂宁段的水质在两天内基本达标。一位省政府办公厅领导当时评价:“人工增雨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气象部门为治理水污染立下了头功!”

  四川气候条件复杂,气象灾害频发,尤其是干旱、冰雹等灾害往往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失。2005年1月1日,《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正式实施。2012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通知》。2015年7月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正式成立,此后每年由分管副省长主持召开指挥部成员会议,对工作任务进行专项部署。四川省委省政府对人影工作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而此番新文件出台,在业内人士看来,既是顺应国内大环境,也是顺应省内现实需求。

  外部大环境——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省内现实需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农业生产抗旱、森林防(灭)火、防雹减灾、消减空气污染、重大活动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四川全省开展飞机作业37架次,增加降水量5亿立方米,受益范围包括盆地区和攀西地区;开展地面增雨作业1153次,增加降水4亿立方米;开展防雹作业2703次,有效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正如《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所指出,人工影响天气是公益性、服务民生的一项事业。因此,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人影办”)主任刘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用8个字评价这份文件的出台:“恰逢其时、十分必要”。

工作人员为飞机作业安装催化剂。工作人员为飞机作业安装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