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严?

  让“特色”真正名副其实

  杜绝“千镇一面”“挂羊头卖狗肉”

  业内人士评价,严控特色小镇建设,源于过去多年来建设太多、认定太滥太宽,以及由此衍生的诸多问题。

  “一拥而上。”成都某城镇设计单位负责人坦言,2016年之后,“特色小镇”命名权已经不再是住建、发改、财政3家单位的“特权”。在其他业务主管们的介入下,森林小镇、康养小镇、文旅小镇等随后进入人们视野。前述负责人坦言,曾在一个乡镇,一次性见到六七块各种名目特色小镇的牌匾,“有的甚至是各类协会颁发的,有的还没建成牌子就给发了。”

  过多、过滥,这是社会对特色小镇的印象。不仅口碑不佳,运营过程中的失败案例频出,更是让不少建设运营主体背上了债务负担,也影响了公众对特色小镇的评价。一拥而上者不少在大浪之中“溺亡”,“空心镇”“鬼镇”并不少见。

  业内认为,“千镇一面”“挂羊头卖狗肉”之下的特色小镇没有“特色”,是最根本的因素。“除了名字,建筑风格和特色小吃基本一模一样。”这是不少游客在游历特色小镇后一致的“吐槽”。

  眼下,严控数量、严把质量关,其目的就是想让“特色”真正名副其实;同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让特色小镇发挥其衔接城市与乡村的作用,为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共同富裕作出更大的贡献。

  怎么建?

  以产业为核心

  为特色小镇打牢“地基”

  特色小镇怎么建?先看定位。《意见》提出:特色小镇是一种微型产业集聚区,具有细分高端的鲜明产业特色、产城人文融合的多元功能特征、集约高效的空间利用特点,既非行政建制镇、也非传统产业园区。

  何为微型产业集聚区?《意见》给出功能描述,即重在培育集聚细分产业,承接中心城区转移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增强生产生活、公共服务、文化旅游等功能,着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平台、新型城镇化建设新载体、城乡融合发展新支点。

  再看建设途径。产业是“当头炮”。具体来说,坚持“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打造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控制指标是:特色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全员劳动生产率原则上不低于20万元/人,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接待游客人数原则上不少于50万人次/年。

  “没有产业就没有基础,自然就没有特色和产出。”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指标就等于在给特色小镇“施压”,“不然,就背离了特色小镇的定位和建设初衷。”

  就业紧随其后。其控制指标是:“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原则上不低于20%;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创意设计、数字经济类特色小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原则上不低于2.5%;吸纳就业人数原则上不少于2000人。

  其他方面,在产城人文融合上,特色小镇绿化覆盖率原则上不低于30%;投资运营机制,以企业规模投入为主、政府有效精准投资为辅,多元主体参与;建设期内建设用地亩均累计投资额原则上不低于200万元。

  “这些涉及投入、产出、就业等领域的指标基本就是‘红线’和‘高压线’。”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如此一来,可以倒逼各地在建设过程中提高建设、运营管理水平。最终,让特色小镇变得更加“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