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殷鹏
2月25日,四川在线记者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为全面掌握行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科技需求,精准评估全省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水平状况,由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科技厅牵头,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组织编制的《四川省生态环保技术白皮书(水环境领域)》于近日完成并发布。
《白皮书》显示,“十三五”以来,四川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贯彻实施国、省两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与方案(以下简称“水十条”),全方位、宽领域、超强度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水生态环保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一大批突出水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白皮书》梳理了四川“十三五”以来在水环境质量提升方面的有效举措——
以“水十条”落实为主线,推进水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十三五”期间,四川加快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134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在线监测联网;全省投资836.5个亿,加快补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确定全省18个县(市、区)的1190个村为示范村,以点带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完成7487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投入3.1亿元建设180个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站,全省市、县流域间交界断面自动监测全覆盖,水环境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
以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为核心,推进水环境保护水平提升。近年来,四川制定出台了《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自实施以来,推动完成了沱江、岷江流域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249座,占总目标74.5%,涉及日处理规模488.9万吨。此外,四川还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四川省泡菜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文件,全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以全面推行河长制和流域生态补偿为抓手,推进水环境保护责任落实。目前,四川已全面建立起河湖体系、河长体系、制度体系、推进体系、信息管理体系等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五大体系”,并扎实全面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同时经过近10年实践,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模式。
以水污染防治技术为保障,推进水环境保护目标实现。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四川开展了岷江沱江流域总磷污染源解析研究、四川7条跨区域小流域水体达标、四川长江生态环保修复驻点跟踪研究等工作,并成立了一批四川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
数据显示,2021年四川省水环境治理的“成绩单”颇为亮眼:全省203个国考断面中195个达标,优良率达96.1%,近七成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Ⅴ类、劣Ⅴ类断面全面稳定消除;重要江河湖泊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