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张庭铭

  3月18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春雷行动2022”典型案例,涉及食品、质量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在这些典型案例中,宜宾市筠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刘某芹副食店向未成年人销售鸡尾酒的案件引起了不少网友关注。

  根据宜宾市筠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调查,在学校封闭管控的情况下,副食店负责人刘某芹明知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的规定,将鸡尾酒绑在竹竿上从校外递给校内的学生,先后向未成年学生以单价3.00元/瓶的价格销售鸡尾酒共计13瓶,共获得违法所得39.00元。买酒的部分学生饮酒后在学校内出现了醉酒的情况。

  筠连县市场监管局认为,当事人刘某芹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于2021年12月31日按照规定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作出警告;没收违法所得39元并罚款20000元的行政处罚。

  其实,这并非是商家卖酒给未成年人的个案。从2012年起,商家卖酒给未成年人导致发生意外或者导致死亡的案件就屡见报道。2012年,北京房山一饭店老板因出售啤酒给未成年人刘某,导致刘某与同学韩某产生矛盾,并将韩某重伤致残。被害人韩某的父母把打人者、聚会组织召集者和餐厅老板诉至法院,要求三名被告赔偿各项损失共200余万元。

  2018年5月,重庆垫江县未成年人胡某甲等人来到某餐厅为同学蒋某某庆祝生日,三人在餐厅用餐期间,胡某甲及蒋某某每人喝了两瓶啤酒。饭后,几人去垫江县普顺镇迎风湖玩耍,在过程中胡某甲不慎后仰溺水死亡。事后,胡某甲家长将该餐厅诉至法院,请求赔偿胡某甲的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部分损失。

  2021年成都有两名14岁中学生去超市买酒,最终因饮酒过多导致酒精中毒危及生命。事后,家长也因为此事找上超市,要求赔偿。

  卖酒给未成年人,商家将面临怎样的处罚?卖酒给未成年人导致其饮酒后发生伤亡的,商家是否需要承担相关责任?为此,3月19日,四川在线记者小铭邀请到了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甘露和四川瀛诚虹信律师事务所主任周川,一起来普及向未成年人卖酒案件背后的法律知识。

  “首先,向未成年人卖酒,肯定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甘露介绍,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

  在上述提到的案件中,当事经营者或者商家将酒卖给未成年人并获利,明显属于一种销售经营行为。“所以,他们的行为都违反了《未成人保护法》。”

  卖酒给未成年人将面临怎样的处罚? 周川告诉小铭,《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二十三条明确规定,由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烟草专卖、公安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吊销相关许可证,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就筠连的情况来,应该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只是对当事人进行了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甘露说,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卖酒给未成年人导致其饮酒后发生意外并造成伤害的,商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是卖酒给未成年人直接导致其饮酒后死亡的,商家可能要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当然,具体的责任划分,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产生的后果是否与卖酒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进行考量。“总的来说,就是说商家给未成年卖酒不仅可能将承担行政处罚,还可能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甘露的说法也得到了周川的认同。周川告诉记者,如果商家卖酒给未成年人直接导致其饮酒后死亡的,属于导致了严重的后果,除了承担行政处罚外,可能还要承担民事以及刑事责任。“至于导致未成年人酒后发生意外以及造成伤害等情况,商家可能还需要承担相关的责任,具体的情况要根据具体的案情来分析。”

  如何判断购买者属于未成年人?甘露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这就相当于给商家规定了一个义务,在无法判断购买者是否属于未成年人时,应该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从而避免卖酒给未成年人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