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殷鹏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200多年前,诗人杜甫描述了西岭雪山积雪终年不化的壮美景象。不过,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冰雪冰川消融加剧,曾经的美丽图景正在消逝……

  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而气候变化与天地万物息息相关,四川在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如何缓解气候变暖趋势?四川在线记者进行了采访。

  气候变暖,四川夏季热浪更频繁

  气候变暖已是全球性问题,变化也发生在四川。根据《2021年四川省气候变化监测公报》,1961—2021年四川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每10年升温0.18℃,冬季和攀西地区平均气温上升速率最快。

  此外,随着气候整体变暖,全省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显著增多,夏季热浪更加频繁。而低温(日最低气温≤0℃)日数趋于减少,21世纪以来川西高原年平均积雪日数持续偏少。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对外合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气候变化对四川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显现。比如在贡嘎山,1966—2009年冰川持续退缩,冰川面积减少11.3%,年均减少0.7平方千米,西坡冰川由41条减少到39条、面积减少14.6%,东坡冰川面积减少9.8%;在若尔盖湿地,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1980—2016年径流量以每10年0.85亿立方米的速率减少;在四川盆地,柑橘种植高适宜区呈向北迁移趋势……有研究显示,大部分物种将向高纬度、高海拔移动,川西高原物种数量将增加。此外,四川盆地、川西南地区遭受热浪袭击风险增大。

  保卫“千秋雪”,四川在行动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四川就开始关注气候变化工作。”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21世纪,四川气候变化工作愈发受到重视,2007年,省政府成立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随后泸州、乐山等地出台防范和应对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行动方案。

  近年来,四川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举措不断。比如,四川省气候中心编制发布气候变化监测公报和评估报告,上线科普平台“四川气候秀”。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启动川西地区气候变化调研,广元入选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成都开展气候变化适应性与韧性城市能力建设培训。2021年通过的《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还首次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立法。

  “面对日益凸显的气候变化风险,四川将统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加大工作力度。”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四川将推动出台全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开展四川黄河流域气候变化调研,同时联动各方,提升公众气候变化意识,稳妥有序推动生态系统、水资源、农林业、旅游业等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努力建设具有气候韧性的美丽四川和平安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