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张庭铭
中央气象台8月16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8月16日白天,四川东部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截至8月15日,全省共有10市启动了市级抗旱应急响应。
四川的干旱一般分为哪几种?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年是哪一年?四川人民是如何抗旱的?8月16日,四川在线记者采访了志书专家,查阅了《四川省志·水利志》《四川省志·地理志》《四川省志·农业志》,为大家揭秘。
四川的干旱一般分为哪几种?
志书专家告诉记者,按照相关志书的记载,四川的干旱分为:春旱、夏旱、伏旱、冬干。
按照相关资料记载,东南季风推进的早迟与单一干燥气团的长期控制,是四川干旱产生的主要原因。春、夏降雨自东向西移,若遇季风弱而迟,则盆地西部和中部少雨,形成春、夏干旱天气;7月、8月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盆地东部地区则连晴高温,雨水不足,便出现伏旱,有时伏旱可持续到9月;盆地冬季受北方干寒气流控制,便常有冬干发生。
“按照相关志书记载,四川干旱大致分为四个区域:春旱区、夏旱区、伏旱区、冬干区。”志书专家告诉记者,春旱严重区 (即频率大于60% 的地区) 主要分布在绵阳、 简阳、内江、自贡一带,该区内的平均干旱频率在80%左右,最高的简阳、安岳可达80%以上,为名副其实的“十年九旱”;夏旱严重区主要集中在广元、绵阳和成都平原,区内干旱最大频率为76%;伏旱频率大于60%的严重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和嘉陵江沿岸,区内最高伏旱频率为82%,平均频率为68%。成都、仁寿、射洪以及达川区以北地区冬干严重,发生频率在60%以上,最高的是广元和巴中的通江,发生频率达到98%左右,成为省内冬干的中心地带。
最严重的干旱年是哪一年?
《四川省志·农业志》记载,1951年至1985年的35年中,发生不同程度干旱的年份就有33年。特别是上世纪60~70年代,为干旱发生最为集中的时期。1961年的夏旱最重,遍及整个盆地,尤以绵阳、内江、乐山这3个专区灾情最重,从5月上旬持续到6月下旬。
“根据相关志书的旱情普查情况显示,1986年—2005年这20年期间,四川基本上每年都要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志书专家告诉记者,《四川省志·水利志》记载,2001年,四川属特大干旱年,是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年。
2001年,四川先后遭受大面积的冬干、春旱、 夏旱、 伏旱。 盆地内有74个县发生春旱,82个县发生夏旱,63个县发生伏旱,其中有37个县是冬干、春旱、夏旱、伏旱四连旱。当年,四川主汛期未出现全省性的较大降水过程, 致使江河来水急剧减少,出现了少有的汛期无汛的严重局面, 大型引水灌区也发生用水紧张。
2001年全川受旱面积4724.18万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4438.1万亩,成灾2164.39万亩,绝收706.29万亩;因旱少种286.08万亩,损失粮食产量403。 8万吨,农业经济损失80亿元以上。
当年旱情最严重时缺水人口达556万人,缺水牲畜达568万头,有310万人和320万头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时间长达120天以上。干旱导致全省小春播面减少,减产97.6万吨,减幅为2.8%。当年,夏旱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和大春生产的关键时段,导致大春生产损失严重。由于连晴高温,非灌区稻田大面积脱水、干裂, 严重的地方达80%以上,重旱区的春玉米干花卷叶面积占到30%左右,而初种的夏玉米基本绝收。
四川人民是如何抗旱的?
志书专家告诉记者,长期防旱抗旱让四川人得出一条经验, 就是趋利避害,变被动为主动。简单地说,就是把调整产业结构同改变生产条件结合起来, 从“调、 修、 改、 推” 四个方面,增强抗旱能力。
根据《四川省志·水利志》,“调”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和提高效益的原则,调整产业结构。在水利条件差的望天田和旱片死角,改种旱作,因地制宜发展节水耐旱的经济作物。如:四川1993年遭受严重夏旱,广元市剑阁县及时播种了花生、海椒等经济作物14万亩。
“修”就是兴修水利,增强抗旱能力。四川采取“五个结合”的措施, 即大、中、小、微(型)相结合,蓄、引、提相结合,库、塘、堰、井、田 (囤水田)、池、窖 (水窖) 相结合,解决灌溉用水与解决人畜饮水相结合,新建工程与改造、挖掘现有水利工程潜力相结合。
“改”就是坚持改田改土,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省内坡度大于20°的陡坡耕地,约占全省旱地的五分之一,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一遇严重干旱, 甚至绝收。各地通过合理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田改土,退耕还林,以求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推”就是推广实用技术,依靠科技制旱。根据干旱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作物布局、改革耕作制度,改进栽培技术。如:盆地中部是春、夏、伏旱的交错区,威胁最大的灾害是夏旱、伏旱。因此,盆地中部地区水稻选用中熟品种,栽种期掌握在使水稻正好在7月上、中旬抽穗扬花;玉米在3月下旬播种;红苕尽可能早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