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席秦岭 周翼 罗石芊
四川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据《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从成都出发,沿着南丝绸之路一路向南,在攀西大裂谷,一条安宁河顺着山势左冲右突,冲刷出960平方公里、号称“插根筷子都能活”的安宁河谷平原。
70年前,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粮食总产量仅40.08万吨,农业总产值2.92亿元。2021年,凉山州的粮食产量已增长到250.8万吨,农业总产值达到了742.56亿元。
70年后的今天,安宁河谷平原被委以“天府第二粮仓”重任,不仅在“农业强州”的幕布上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画卷,更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 位于天府第二粮仓的西昌,稻谷金黄一片 图片提供:西昌市委宣传部](http://n.sinaimg.cn/sc/crawl/170/w550h420/20221103/e4d3-73c838b671db3ddcc13af1a603be2ed4.png)
科技助力
安宁河谷从沉睡中醒来
安宁河是雅砻江下游左岸最大支流,早在数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到汉代已有“孙水”之名。
1952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之时,当地仍沿袭着“刀耕火种”的耕种方式,粮食总产量仅40.08万吨,农业总产值2.92亿元。
1991年,凉山州第一台收割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安宁河谷的宁静,也拉开了镰刀与农业机械之间在大凉山的“战斗”序幕。
而今,在大凉山土地上轰鸣的,还有拖拉机、马铃薯播种机、旋耕机、植保无人机……2021年,凉山州农业总产值达到了742.56亿元,是1952年的254.3倍。
![▲ 德昌县麻栗镇稻田产业园区,收割机正在收割粳稻。刘航 摄](http://n.sinaimg.cn/sc/crawl/59/w550h309/20221103/7020-226dc2976d9b306bc9b6819ba8a8d3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