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江芸涵
11月29日,2022年全省“双减”工作视频会在成都召开。当前,“双减”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四川将坚持“巩固、深化、防风险”的思路,校内减负提质增效、校外巩固治理成果,推动“双减”改革走深走实。
标本兼治,找准减负与提质的关键
按照会议安排,四川下一步将建立健全学校教学管理规程,发挥课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教师要把握学科基本要求,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不随意调整教学难度和进度,做到应教必教。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加强对作业设计、布置、辅导等全过程管理,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作业时长的有关规定。
全面落实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补助,切实减少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完善“减负、提质、强服务”的政策指导体系,落实课后服务“5+2”模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强化课后服务课程化,提升课后服务吸引力,让每一个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统筹协调,找准校内与校外的契合
会议明确,要保障义务教育的公益属性,推进地域、城乡、校际间优质均衡发展。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深化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学区制治理,科学有序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严厉打击隐形变异培训行为,严惩重罚违规行为,完善黑白名单制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全面用好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落实实名制管理,实现机构全监管、流程全监管和经费全监管。强化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将隐形变异培训纳入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发挥网格员作用,形成联防联控联治的工作局面和执法合力。严格审查培训材料、人员和课程,严肃查处各类违规竞赛活动。
此外,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沟通引导,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实效。各地要加快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育儿观和成才观,合理确定孩子的成长预期,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