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12月20日下午3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陈卫东,将在达州渠县登上名人大讲堂,带来一场题为《寻城记——城坝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文化演讲。演讲中的“主角”城坝遗址,又名宕渠城遗址,是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渠县土溪镇。

  近年来,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城坝遗址开展了系列考古工作。封面新闻记者从渠县城坝遗址保护和利用中心获悉,从1991年至今,城坝遗址先后进行了5次发掘,发掘面积超5000平方米。随着考古工作的持续推进,古代宕渠城的秦汉盛景呼之欲出。

  “宕渠”瓦当作证

  城坝遗址曾是宕渠古城所在地

  城坝遗址位于川东北地区渠江上游,是水陆要冲之地。先秦时期以来,这里是多种文化的接触地带,长期存在政治军事上的交接攻伐,在物质文化方面表现出多种文化杂糅的特质。两汉时期,在汉文化的强势介入下,该地区被纳入国家政治框架内,逐渐接受汉文化,早期巴文化传统消亡嬗变,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地域文化。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文物部门在城坝遗址内陆续征集到一些战国秦汉时期遗物,包括虎钮淳于、钲、罍、缶、编钟、剑、戈、钺等具有典型巴文化特征的青铜器。”渠县城坝遗址保护和利用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陆续有一些抢救性考古发掘,对遗址面貌逐渐有了初步认识。

郭家台城址发掘区全景郭家台城址发掘区全景

  2014年至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始对遗址进行连续系统性的考古工作,清理出墓葬、水井、灰坑、城墙、城门、房址、沟、窑等各类遗迹数百处,出土各类文物千余件,基本厘清了由城址区、一般聚落区、窑址区、墓葬区、水井区等部分组成的遗址功能分区,初步构建了遗址自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年代序列。